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厦华整合力量双线强势作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15:31 中国产经新闻

  联姻台湾“华映”,核心高管团队高调亮相——

  本报记者 杨娜报道

  9月15日,具有台湾“华映”背景的厦华电子新董事长王炎元、总经理吕镜松在北京亮相。此前,在今年5月份前后上任的全新核心高管团队一直低调运作着。

  值得瞩目的是,与两位老总同时亮相的还有厦华本土成长起来的总工程师苏钟人、主管研发的副总曾庆将、主管外销的副总李永和主管内销的副总魏自力。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不仅是一支两岸精英结合的团队,更是一支高专业度组合的团队。另据记者了解,包括原“明基”财务长、厦华目前CFO张锦源等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职业经理人也陆续加盟厦华。包括其高端新品“蓝极”系列

液晶电视的这次高调“展示秀”,明显释放出全新厦华电子强势研发力量和高端定位的强烈信号。

  整合力量

  整合就是竞争力。纵观平板电视产业链,目前集面板制作、整机配备于一身,通吃产业链上下游的彩电企业大部分来自日本、韩国。

  创立于1985年的厦华是一家专业的彩电企业,长期致力于液晶电视、

等离子电视和数字高清电视等高端产品的自主创新、研发与制造。2006年全球五大液晶面板厂之一的中华映管成为厦华电子第一大股东,使厦华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为国内外平板电视产业发展开创了新的借鉴模式。

  而作为厦华的第一大股东,华映对厦华这个投资项目一直看好。“随着华映的正式入主,厦华既有的各种优势将被充分释放,而原来存在的‘短板’问题,则将在华映的持续支援下获得不断优化,并转化为有差异化的竞争力。”履新4个多月的厦华电子董事长王炎元如此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评价两强联姻。

  创办于1918年的厦华第一大股东华映的母公司——台湾大同集团,是台湾最具实力的电子产业集团之一,在全球电子行业中可谓“百年老店”,而成立于1971年的华映,又是全球五大液晶面板厂之一,另外在显像管产销量亦位居全球前三大,除了在上游关键零组件的直接支援外,在制造管理、品质改善系统、供应链与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也会随着对厦华的入股开始源源不断、有系统地输入厦华。这一年来,厦华围绕着品质与成本的改革优化,已有一定成效且持续深化,厦华正逐步成为两岸彩电业的产业融合平台。

  新厦华正整合力量增强对韩日企业的竞争力。

  双线并进

  9月15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厦华电子高管见面会上获悉,外销出口一直是厦华的强项。目前,厦华已初步完成国际化布局,行销网络遍及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而厦华的品牌运作全球化意在借此整合、利用、互补品牌管理资源,减少成本,求得利益的最大化。

  “除了北美、日本、欧盟、澳洲等发达市场的继续深耕经营外,对于新兴的潜力市场,比如中东、俄罗斯、南非、中南美洲等也将加大开发力度。”厦华电子总经理吕镜松告诉记者。而在具体出口业务的结构上,吕镜松表示,厦华自有品牌与ODM业务会并行发展。今年1-8月份,厦华自有品牌彩电出口同比增长20%。此外,厦华平板电视还持续大量出口到对品质、技术、外观要求标准最高的日本市场。

  在这些国际高端市场的突破,均表明了厦华“精品战略”的成功。同时,中国作为厦华“双线并进”战略全球市场执行链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厦华也不断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目前,出口与内销的比重已从原先的7:3逐步调整为5:5。“随着2008北京奥运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厦华将进一步加磅发力国内市场,今天发布新品中的‘蓝极系列大液晶’,就是以‘观看2008体育赛事’为导向而专门开发设计的,对捕捉动态画面上有极致而近乎完美的表现。”吕镜松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除了继续强化与现有强势连锁渠道合作外,厦华还将通过提高单店销量等来提高效益;并大力开拓三四级市场通路,以及切入网络销售等新兴营销模式。厦华还将利用华映在液晶、CRT方面的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对各通路制定不同的产品组合,并借由终端资源的整合,拟订目前各通路的最佳操作模式。

  “随着最近一年来,厦华在产品研发策略调整的到位,我们已根据全球各地市场特点,特别是针对日本、美洲、澳洲、欧洲以及中国等主要市场,成功开发多个系列新品并均已量产。”厦华电子副总经理曾庆将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