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检测市场化,权威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海口公交车黑烟难消系列之二■本报记者孟小林见习记者周博

  “别看不少公交车都是黑烟滚滚,但你去问司机,都能拿出全套的合格检测手续,谁知道怎么通过的?”一位海口市民对公交尾气污染的情况感到困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海口市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对公交车的准入标准执行较为严格,新车投放线路时尾气排放必须达标,但从2005年以后,所有的检测、保养公司都实行市场化运作。

  “检测机构市场化后,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其权威性难免受到质疑。”海口市交通部门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天机。

  海口市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办公室是汽车维修、检测行业的管理机构,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海口市有关政府部门委托的指定车辆检测公司有十几家,检测市场化后,维修办同检测公司是委托关系,不是直接管理,所以监管力度并不大。

  他表示,该管理办曾经就检测公司的水准做过一些调查,但并未发现违规情况,也未接到相关举报。“你说检测市场没问题,我们也有些怀疑,但没有相关证据,也无法按规定进行处理”。

  海口市交通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认为,海口按照规定放开了检测市场,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相对弱化,疏于管理,比不上内地一些城市严格,导致检测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对于尾气排放的防控目的。

  一位熟悉车辆检测的知情人告诉记者,虽然检测公司的设备是通过质量检测的,但在具体测试时候仍有猫腻。比如,在检测的时候大油门与小油门得出的数据报告便有些差别。

  在海口一检测站,记者观看了尾气测试程序:一位检测人员将一个测试仪器轻轻插入排气管内,稍后便迅速取出,连结的仪器上便显示出各种参数。“这样测试有些问题,插入排气管的深度和时间都不合规范。”一位陪同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而就在这位测试人员旁边的墙上,记者看到上面贴着完整的尾气检测程序。“检测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为了增加收入进行暗箱操作的事情也难以避免。”这位业内人士说,人家这次来你这家公司检测没过关,下次就换检测公司了,所以检测公司有时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然检测公司大开方便之门,检测也就成为一种摆设。一位公交车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车辆保养时一般在交通部门指定的厂家中尽量选择收费较低的一方来做,采取简单的维护后便能轻松通过检测,但这样的维护往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生态环境保护科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问题有时候不仅仅出在检测上,检测出来后的维修与保养同样存在各种问题。今年3月,该局与交警部门联合路检时,检测的公交车有近一半尾气超标。在限期整改后,进行复检时所有车辆全部达标,但按照有些车的车况来说,能通过检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些公交车常常在短时间内又会“旧病”复发。

  一位海口公交从业人士分析了检测机构市场化后的公交车现状:一方面是大小不一、良莠不齐的公交车公司,公司经营状况堪忧,车况也较差,经营压力使这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在检测前突击抢修,敷衍了事,以求蒙混过关;另一方面,目前海口指定的检测公司为数众多,竞争激烈,所以一些检测企业为了增加收入,也会在检测时弄虚作假。

  “毕竟,做做表明文章远比大修要节省的多。”该人士感叹道。利益的驱使,把公交公司、检测公司以及维修公司捆绑在了一起。多重因素的交织,导致海口公交污染成为顽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