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安倍晋三突然辞职 日本政治面临均衡后的困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15:55 21世纪经济报道

  

安倍晋三突然辞职 日本政治面临均衡后的困惑

  安倍晋三正式表示辞职 新华社

  本报记者 叶建国

  北京报道

  在真正对决之前选择了放弃,安倍选择了相对体面的离开。

  在距离自己出任首相一周年纪念日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安倍在其执政形势面临各方压力的情况下,于9月12日正式表示辞职。

  安倍决定辞职后的记者会上解释了辞职理由:由于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上的燃油补给活动无望继续下去,加之阁僚不透明的政治资金处理问题等引起国政混乱,“在目前状况下,(我)难以在国民支持和信赖的基础上推行政策”,并称“自己没有凝聚力”。

  “安倍继续担任首相的各方条件都已经不存在了,”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金熙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包括自民党内继续力保安倍的共识瓦解、民众面对新任内阁成员丑闻频发近乎愤怒,而且,更关键的是以民主党为代表的在野党更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向安倍发难,“这也是日本在7月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失利后,日本国内政治走向平衡格局这一现象在首相人选问题上开始显现作用。”

  民主党紧追不放

  安倍的辞职被认为是在其执政局面出现内外交困的情境下做出的无奈选择。

  就在8月27日安倍刚刚完成内阁改组后不到一个星期,其内阁成员再爆一系列不透明的政治资金处理问题。在野党认为安倍必须承担任命责任,不断加强对安倍的攻势,甚至考虑提出决议案追究其责任。

  但导致安倍做出辞职决定的直接导火索的,是本月在访问悉尼期间,安倍曾明确表示将为继续海上自卫队供油活动“赌上职位”放手一搏。(见本期头版文章)

  金熙德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议案无法通过,将无法面对对国际的承诺,实际上是无法向美国交代,势必对“日美同盟带来实质性的冲击”,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也就动摇了日本战后的外交基点。“就目前情况看,在众议院保有多数席位的民主党显然不会让安倍的倡议轻易通过的,所以,安倍在双方正式对抗之前就选择放弃,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由下一任首相来面对。”

  回顾安倍上任以来的执政困局,虽然自民党在此前的参院选举中遭遇惨败,安倍还是选择了继续执政,并表示“不应制造政治空白”。这虽备受党内外的指责,并且此后要求其通过辞职承担责任的呼声一直不断,然而,安倍选择在临时国会上刚刚发表过施政演说之际突然辞职,还是令日本政界倍感困惑。

  9月12日,在安倍表示辞职之后,其支持者陆续聚集到安倍家乡山口县下关市的安倍事务所了解情况。安倍事务所首席秘书配川博之表示,“虽然有点意外,但我觉得这是高度的政治判断,家乡民众今后也会继续支持他。”正在大阪出差的安倍后援会会长伊藤昭男则紧急通过电话委托事务所发表评论称:“太遗憾了,”表示,虽然(安倍)辞去了首相的职务,但“今后他会为建设美丽的国家、美丽的日本而继续努力的”。

  日本民主党代表小泽一郎12日表示,就首相安倍晋三称为“打开局面”使自卫队印度洋供油活动得以继续而决定辞职一事表示,“自民党的换人把戏不可能使我们的想法发生改变”,强调民主党将继续反对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的供油活动。

  但他否认民主党将为首相提名选举而推动政界重组,称“完全不考虑这个层面的问题”,并表示“对于在参院选举中向国民承诺的政策,将尽可能在获得过半数议席的参院中加以实现”,“在这一点上我将倾尽全力”。

  有关众院解散实施总选举的时间,小泽表示,“我们的想法不可能因为自民党总裁换了人就发生变化,”“希望尽快举行的想法完全没有改变,”表示将继续要求早日解散众院实施总选举。

  安倍在同自民党干部会谈时已下达指示,要求尽快进行总裁选举以选出新任总裁。由于安倍宣布辞职,12、13两日的众院全体会议代表提问已被取消。

  国内政治均衡的体现

  “阁僚不透明的政治资金处理问题等引起国政混乱”是安倍引咎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包括日本民主党资深议员增子辉彦、日本民众以及学界都认为,内阁大臣不断暴露出的丑闻更是自民党长期以来政治资金管理不善的积弊体现。只是,这样积弊随着日本国内政治在日前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惨败而使日本国内政治走向均衡后面临更多被揭露的可能,进而使安倍执政变得更加困难。

  日本民主党资深议员增子辉彦在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安倍首相在众议院选举中面对自民党的失利而不辞职表示不可理解,“毕竟,在选举之前,安倍就已经公开表示,众议院的选举是让日本民众自己选择日本的执政者的选举”。而在那次选举以后,包括增子辉彦在内的日本政界和学界都倾向于认为,日本的国内政治开始走向均衡,也都表示,安倍在其日后的执政历程中将面临更多困难。

  上月27日,安倍正是在内阁成员不断爆出丑闻的情况下,重组了内阁。但丑闻并没有停止。

  但这被日本的在野党和国内的学界看做是日本党派政治的痼疾,很多问题并不是出在安倍任内。

  深究背后的原因,可以看到日本的政治资金问题在经历了包括小泉这样曾宣称将日本派阀政治终结的强势的改革者这也未能让政治资金腐败问题得到真正解决,以至于使其在安倍任内效果得到放大,进而导致安倍“短命”。

  此前,针对自民党参院败战后,连连曝光的“变相贪污”现象,日本有评论家指出:追根究底,都是因为当政者的自民党无心铲除金钱政治挂钩的不良体制,所引发的后果。自民党参院失势后,就只有自食其果。

  日本共产党党魁志位和夫昨天就公开批评:“安倍政权的衰退,已到了无可挽救的末期状态。”

  对

中日关系影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安倍的继任者人选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中日关系是不是受到实质性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看,但是,“对中日外交来说,程序上肯定是已经受到影响了”。安倍在去年上任以后首先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两国关系迅速回暖,在实现高层领导人的互访的基础上,正式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安倍的上任正是两国关系的重大转折。

  9月12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姜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注意到安倍首相作出辞去首相职务的决定。这是日本的内部事务。近年来,中日关系在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发展。安倍首相为此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方相信,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势头将会继续下去。

  但是,下一任首相的人选势必会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带来很大影响。

  “就目前来看,去年和安倍竞选总统的三个人选都有可能成为新的首相人选。”金熙德分析认为,三人分别是麻生太郎、福田康夫、福垣祯一。“但是,福田因为年龄原因出山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这样一来麻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另外就是新的本次内阁重组中新进入内阁的防卫相高村正彦和外相町村信孝也被金熙德认为很“很有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安倍在执政以来,由于自身执政能力和政党积弊等问题,已经使其执政困局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自民党在日本政界的影响力困局,所以,出于挽回自民党影响的考虑,以强硬著称的小泉纯一郎会不会东山再起也是被众人关注的一个热点。

  9月12日,日本共同社分析,预计安倍后任的选择将以干事长麻生太郎为中心全面展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