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航东航并购战落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00:44 南方都市报

  

国航东航并购战落幕
业内传言,中国民航业的霸主国航,一直有意整合另两大航空巨头南航和东航。
国航东航并购战落幕
国航东航并购战落幕
国航东航并购战落幕
8月22日,国航的股价逆势下跌,表明市场认为东航、新航重组对国航是个利空。

  东方航空引入新航无疑是2007年中国民航业最令人关注的事件。“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得以确定”一位民航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意味中国国航此前一系列的市场和行政努力的失利。”

  民航业大整合是必然的趋势,这是上至政府,下至各大航空公司,乃至市场诸多机构、个人投资者的共识。

  业绩优良、稳坐民航业头把交椅的国航行事高调,花了大力气却依然收购失利。9月2日,东航与新加坡航空、淡马锡控股在上海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两者将以约7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东航25%的股份。东航获得超过110亿港元的注资后,一举扭转了公司多年以来几乎资不抵债的窘境。在东航增资扩股完成后,东航集团将持有东航51%的股份,仍占绝对控股地位。至此外界一度甚嚣尘上的国航将兼并东航的传言也暂时画上句号。

  东航击碎国航“并购梦”

  2002年中国民航业的第一次大重组造就了如今国航、南航、东航三足鼎立的航空格局。是次重组之后,国航、南航、东航资产总额分别达到573亿元、501亿元、473亿元人民币。三大航发展至今,在中国航空承运人的市场份额(RPK)分布状况是:国航28%,南航26%,东航23%。

  相对而言,实力接近的国航、南航整合难度显然要大得多。东航董秘罗祝平曾表示:“国航的净资产约为300亿元,南航约为100亿元,东航只有30亿元。”

  事实上,国航早就盯上了东航。4月底,中国航空集团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航空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增持东方航空1700余万股

股票,H股持股比例由4.92%上升至6.02%,而中航集团正是国航的母公司。据统计,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今年曾五次增持东航H股,持股比例增至10.7%,已然成为东航第三大股东。“国航在与国泰重组过后,开始觊觎东航,它拉高东航股价,就是为了阻止新航入股东航。”东航上至高层下至基层员工谈起国航在二级市场的行为无不充满激愤。

  更有消息说,就在李丰华进京拜访李荣融翌日(5月9日),国航掌门人李家祥也去了一趟国资委,表明了希望收购东航股份的意向。

  然而,随之而来的东航引入新航成功的消息,对一直希望整合国内民航市场的国航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8月22日,也就是东航因引进新航宣布停牌的同一天,国航的股价却高开低走,逆势下跌,这说明市场上认为东航、新航重组对国航是个利空。

  9月2日,东航与新加坡航空、淡马锡控股在上海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后两者将以约7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东航25%的股份。另外,东航集团拟认购总价值约为42亿港元的东航新H股,使得东航获得的注资超过110亿港元。在东航增资扩股完成后,东航集团仍持有东航51%的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

  新航是新加坡国有的航空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航空公司,其航线网络遍布世界各地,被业内外誉为世界上最舒适、最安全、盈利能力最强的航空公司之一。东航与新航结盟,不但可以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而且有利于快速拓展国际航线,使东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大增强,这对以国际航线为主要业务的国航绝不是个好消息。

  国航继续增持东航H股

  新航入股东航后,东航成功在资本市场上阻击了国航收购意图。但中国历来浓郁的行政划拨特色,使得事态的局势并非完全明朗。

  虽然东航、新航已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但是签署的框架协议中,关于股权认购和战略合作的详细条款仍有待最终商谈和确定,并获得政府、监管部门和股东批准。”未来国航整合南航,并购上航,都是有可能的,关键要看政府的态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行业研究员认为,今年7月10日,中美两国就修改2004年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议定书、扩大两国航空运输市场准入达成协议。在航权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必然希望国内有一家航空公司能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民航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国航无疑最具潜质。

  国航在行业整合中具有的优势不言而喻,使得国航历来行事高调。就在新航与东航签约前夕,国航总裁兼执行董事蔡剑江在香港表示,不排除与南方航空等内地航空公司整合的可能,但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据悉,东航的引资计划似乎并不在国资委的民航重组规划之中。早在去年7月28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就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不鼓励民航业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

  即便是在资本市场上,在收购东航的战役中,国航亦没有完全败北。”因为是定向增发H股,新航入股东航还需经过东航H股股东表决同意,表决时它联合其他股东投反对票怎么办?“东航的一位管理层人士表示出这样的担忧。

  就在东航、新航签订协议后,就记者了解此前已经数次购入东航H股的国航大股东中航集团再有动作。港交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自东航H股于9月3日复牌后,中航集团通过旗下的香港公司中航有限公司于当天以每股均价7.02港元的价格减持250多万股东航H股。但随后,中航有限公司又在次日以每股6.512港元的价格增持1750万股东航H股,至此中航集团持有的东航H股从10.07%增加至11.02%。

  东航能否最终成功引入新航还需进一步观察。

  航空市场仍维持三足鼎立

  此前坊间流传的民航业二次重组方案有两套版本,其一是”三合一“模式,就是将国航、东航、南航合并成一家;其二是”2+X“模式,是指保留两家大型国有航企,再加几家稍小的公司。作为国内航空业”老大“的国航一直倾向于前一种方案,并积极撮合着。据悉,今年6月,国航、东航、南航的最高层曾经在北京聚头,非正式地就三方合一或三合二进行过讨论。但是由于各方心态和利益均难以趋向一致,这次会谈不了了之。

  如果东航最终成功引入新航,中国民航业的格局极可能变得模糊。

  ”在东航、国航各引战略投资者的刺激下,南航将加速与国外航空巨头结盟,否则三大航鼎立的格局很快会被打破。“消息人士称,南航引资的合作伙伴可能是法航或者阿联酋航空,而日本全日空也表达了欲结盟上航的意愿。

  南航深层的麻烦还在后面。在国航与国泰航空交叉持股,东航引进新航作为战略合作者的大背景下,虽然南航表示正在与法航展开货运合作谈判,但是最具盈利潜质的国际客运航线上,南航显得形单影只。业界专家认为,在风起云涌的中外联盟运动中,国内航空公司的发展将更趋均衡,后新东航效应显然会带来中国民航业新的重组格式锐变。

  一直处于老四地位的海南航空亦非坐以待购。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曾表露整合海南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及长安航空的资产后,将于年内以“新华航空”“集团的名号在海外整体上市融资50亿元的计划。而收购神华手里40%的新华航空股权是整合大新华的关键。此时,国航半路杀出向神华出价,由于双方僵持不下,双方的方案只好递到上级部门进行裁决。显然,如果海航的计划得以实施,国航试图整合民航业的设想将彻底成为泡影。

  “国家民航总局为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颁发运行合格证;东航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案浮出水面;中国国航的控股股东中国航空集团在香港通过H股购买东航股份的举动,也将目前几大主要航空公司自身的重组行为扩展至几大航空公司之间的整合层面。随着航权市场化程度的加快,外资航空公司进入中国航空市场的速度也在明显加快,而中国航空公司的实力相对于外资航空公司而言还相对较弱,因此,我们认为中国航空业的整合也是理性的选择和未来两年中国航空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之一。”光大证券资深民航业证券研究员李军表示。

  ■记者观察

  民航市场整合上海或成突破口

  2002年,中国民航拉开重组大幕,国航集团雄踞北京,南航集团扎根广州,东航集团立足上海。但三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三地市场的重要程度。

  珠三角的国际长航线旅客几乎全部被吸到香港中转,加上国泰丰富的国际长航线与港龙国内23个国内航线网的衔接,使广州中枢建设成为国际中枢的难度更大。南航一位经理坦言:“以往的‘动脉航线’正在大幅失血。”占领北京和上海两大航运中心的航空公司将成为未来民航整合的赢家已是业内共识。

  早在2003年,上海市政府提出建立“上海航空枢纽”方案,上海定位为亚太枢纽的航运中心,上海市场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得上海者得天下的格局日益形成。

  外电评论新航最终决定扛下“东航这件超重的行李”的最大动力就是东航拥有亚洲一流客货源地上海作为运营基地。东航高层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早在2004年的“上海保卫战”中,东航曾调集了全国14家分公司的机队和机组,不惜失去华北市场也要保住上海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国航以4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北京枢纽的老大,,2006年建立华东大本营向上海布局。据统计,目前上海市场占有量东航约为35%,上海航空为18%,国航为12%,而国航已经明确提出要在2010年前将这一比例提升到15%。而近日国航高层的高调整合言论使得市场引发出无限猜想,失利东航的国航极有可能会集中精力拿下上航。一旦通过整合上航拿到上海30%以上的占有率,国航将势不可当。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李乾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