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风:长跑者生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15:09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王晶

  广州报道

  A股上市进入最后冲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正等待收获。

  虽然成立不过9年,但金风的前身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早探索风电的国有企业“新疆风能公司”,已为金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国内“风力发电机”制造业的领军企业,2006年,在国内新增装机中,金风占比33.29%,远超排名第二的丹麦Vestas(23.55%)。2007年,金风预期收入为12亿元,而成立之初,其年收入仅为200万元。

  9月8日,金风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武钢接受本报电话专访。此前的9月4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风电市场风云将起。

  《21世纪》:过去7年,金风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连续翻番。成长如此迅速的原因何在?

  武钢:发展这么快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整个市场在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的机会,金风也适时把握住了;二是,金风进入这个市场较早,作为市场的开拓者,在客户资源、产业培育方面,都有先发优势;三是,在科研队伍和企业机制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21世纪》:金风目前的产能如何,主要的市场在哪里?

  武钢:从成立的第一年开始,公司的产能每年都在翻倍。金风的团队也由开始的十几人,变成了如今的500多人。

  我们的客户沿海和内地都有,除了新疆,还有广东、辽宁、山东、河北、甘肃等地。我们的布局原则是,工厂离市场最近,在新疆、北京、包头、承德、银川等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已经设立了总装厂。

  《21世纪》:金风目前在手的合同总装机容量约150万千瓦,而大多数国内厂家不过3、5万千瓦,你如何看待这一市场格局?

  武钢:这个市场的机会很多。但绝大部分企业是刚刚介入这个市场,很多制造商都是刚刚起步,但随着项目越来越多,制造商越来越规范,这个市场会逐渐成熟。与西方相比,我们还在成长期。

  《21世纪》:在金风看来,国内风电市场的成熟,将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武钢:就风电设备而言,很多企业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涉足,有的尚处于试样阶段。而这个产业的实践性很强,新开发的产品必须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长时间的运行,来验证是否成熟稳定。这个检验实践的过程,我认为需要3到5年的时间。

  此外,客户的需求,产业链的配套,等等,都是影响行业成熟的因素。

  《21世纪》:市场表现突出,金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全球性的品牌也都进入中国,金风将如何应对?

  武钢:面对国外的竞争者,我确实觉得有压力,但真的不担心。“本土”企业的优势,不外乎是很了解国内的市场,知道市场的需求。

  就技术而言,我们过去是研究所出身,有近十年的风力发电的实践经验,技术“学习能力”非常强。

  《21世纪》:金风早期是通过“买生产许可证”的方式来生产,今天,金风“自主创新”成果如何?

  武钢:我们已经拥有有十多项专利。2006年,我们研制出“变桨变速”型风机,解决了国内风机“定浆定速”低效率的问题。

  现在,公司正在研制2.5兆瓦和3.0兆瓦功率的风机(国际主流机型为1.5兆瓦),前者是和国外合作伙伴联合开发,后者是独立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都在我们手里。

  在我看来,单独开发,对于企业和客户的风险都很大。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只谈技术是不理性的。目前,我们还是走从“引进技术”到“联合设计”再到“自主设计”的路子。

  《21世纪》:除了提供风机设备外,在整个风电产业链上,金风还有没有其它的战略部署?

  武钢:“从单一卖设备的公司变为综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我们的目标。

  所谓“系统解决方案”,就是在客户准备建一个风电项目时,设备商就开始跟进,甚至在这之前,就开始给客户做规划。比如,帮肋客户进行选址、设计、工程的策划,甚至帮企业做一些融资工作。从工程到最后的电厂运营,金风都会参与。

  《21世纪》:随着国家支持风电的政策陆续出台和实施,风电市场将被进一步激活。金风对市场前景的判断是怎样的?

  武钢:我自己对国外的情况做过分析,排名前三的公司,一般占整个市场的70%。2006年,中国市场的情况是,前三家占了80%。我估计,最终大概会有3到7家公司能在这个市场存活下来。

  当然,国内厂商发展势头非常好,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我相信,今年,国内厂商总体市场份额能突破50%。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