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予岂好图腾哉?予不得已而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评叶舒宪先生的新作《熊图腾》

  ■方艳

  学术研究著作能写得出独特风格的恐怕不多,叶先生的文字是能见出真性情的,他以活泼的思致,隽永的文笔,一变学术文章那沉闷,枯槁的常态,使读者“学习、研究”的疲乏之感总能泯于会心一笑之时。当然,叶先生的文章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学术视野的开阔和思想情怀的深度。

  他的新书《熊图腾》,体现了他一贯的作风。即对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强调。

  首先是四重证据法的应用。叶先生认为:图腾信仰产生在人兽不分的史前时代,那个时候尚没有文字,除了刻画图像、雕塑等视觉符号以外,文化和观念都通过民间口头传承。所以,如何利用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视觉符号,并结合遗留到文明时代之中的口传民间故事,追溯当时人对自然与社会认识之原初情境,是探考图腾由来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他对考古学的新发现(如新近出土的红山玉器实物)和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学等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在研究材料的采集、使用上,体现了他的独到眼光。在此书中,提供了各种熊神-熊人、人罴的造型,变形和异形的熊偶像,这些图像,作为论证资料之外,更重要的是,如叶先生所说:“也具有给单纯钻故纸啃文献的人洗脑子的作用,即拓展思维空间和想象力的作用”。相对于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路径,他提倡从书本到实地和实物,以为与传统的“读书致知”不同,“格物致知”的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现场的体验感”。“导向活的历史情境与真实世界”。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真正的意义也即在于此吧?

  其次,在本书中,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跨文化的多方对照的立体视野下文化研究的魅力。如《从中原通古斯人假说看秦文化源流》一篇中,作者时而从实物图像证据上确认了嬴秦一族崇拜熊为尊神的情况,时而通过对“嬴”这个字的符号学分析,得出“嬴”与“熊”有密切关联,甚至就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的观点,时而从古埃及到西方的神话动物造型传统中的 “格里芬”联想到《哈利·波特》中的“格莱芬多”学院。甚至,“从神话原型会在后代文学中不断置换生成的原理看,关于贾宝玉的“石头记”神话也是从异常古老的冬眠熊的循环象征叙事模式中,脱胎演化而来的。……而十九年的循环往复意蕴,早自殷商时代确立十九年七闰的闰月体制时,就已经发展为固定的象征。参看庖丁解牛之刀‘十九年’不用磨的情节,以及‘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而出巡的故事,曹雪芹如何呼应庄子‘荒唐之言’的神话叙事策略,就不难理解了。”(《鲧禹启化熊之谜》)这样的论述,确实可以称得上融贯古今,汇通中外。

  熟悉叶先生的人,都清楚他的这种学术研究之厚重与开阔,与其内心世界是互为表里的。先生并不是一个枯坐书斋,皓首穷经的学究,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种种问题,都曾流露出强烈的忧患之心。而应该说,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人内心的漂泊感,对生命自身的困惑,对所有一切未来的不确定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有增无减,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寻根的意义凸显。而“熊图腾的再发现,使我们再次意识到“龙的传人”这样的流行说辞背后,潜伏着更加深远而广阔的“熊的传人”的信仰,使我们得以在欧亚大陆的宏观背景中,重新理解中国文化之根。

  《熊图腾》的写作,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先生的悲天悯人之心吧?

  (《熊图腾》叶舒宪著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定价:38.00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