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斯密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理论纵横■李志杰

  城镇的产生与城乡关系形成的原因

  分工是斯密所开创的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斯密看来,分工不仅是城镇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城乡关系的原因,也是城乡之间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斯密强调了分工在城市产生和城乡关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基于分工产生的都市与乡村,是通过城乡之间的贸易,也就是在分工基础上农民和市民的产品交换进一步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交换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城乡发展都得到益处。斯密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他看来,城乡之间的贸易是市场自发的结果,城乡分工以及城乡之间的贸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城乡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是理所应当被关注的,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斯密的研究视野。

  城乡关系的定位

  斯密在批评重农主义关于一国居民的收入全部由其居民劳动所能获得的生活资料构成的观点时,从工商业国家与无工业或无商业国家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对比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贸易(国际和国内城市农村之间的商品交换)可以使工商业国得到的生活资料量多于其土地在即时耕作状态下所能提供的量;可以使没有土地的城市居民不仅能获得工作的原料,也能获得生活资料基金。而且他认为,任何一国的贸易,都以城乡之间的贸易为最大而最重要的部门。基于此,斯密进一步认为,“城市与其邻近农村的关系,往往即是一个独立国家与其他独立国家的关系。”斯密在分析分工时也曾经指出:“农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以下同。上卷,第7页)由此可以看出,斯密已经初步意识到了二元经济的存在,并从分工的角度解释了其产生的原因,这可以被看作是二元经济思想的最初萌芽。

  尽管斯密批评了重农主义关于财富的观点,但还是受到了重农主义的影响。他认为,生活资料必先于便利品和奢侈品是事物发展的本性,城市的发展是以农业剩余的积累和农村的发展为基础的。

  都市产业的重要作用

  城乡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都市产业(商业和制造业)与农村产业的关系。斯密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强调“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上卷,第350页)与此同时,他对都市产业也就是工商业的作用也进行了充分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都市产业提高了效率;二是都市产业促进了产业聚集;三是都市产业扩大了就业容量;四是都市产业的发展逐步废除了封建领主的特权。

  工商业的发展在带来上述积极作用的同时,斯密也认识到其中产生的一些消极现象,最为突出的就是导致了分配不平等。

  城乡关系互动:工商业对农村的改良

  从斯密的分析看,都市产业(工商业)比农业优越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但是这种优越的程度不是一直持续下去的,而是逐渐走向了协调一致。斯密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且还就工商业都市的增加与富裕后,对所属农村的改良与开发所做贡献,指出了三条途径:第一,为农村的原生产物提供一个巨大而便易的市场,从而鼓励了农村的开发和进一步的改进。第二,都市居民所获的财富,常用以购买待售的土地,从而对改良土地产生巨大的好处。第三,工商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居民与其邻人的战争和对上司的依附状态,“使他们有秩序,有好政府,有个人的安全和自由。”(上卷,第373页)而且,封建大领主在工商业和制造业的潜移默化下,“他们就像城市中的殷实市民或商人一样平庸了。于是,在城市,在乡村,都设立了正常的政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