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四级灾害救助全面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19:5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席斯 实习记者 邓晖 北京报道

  9月6日上午十点,在民政部3号楼会议室,由国家相关部委和中科院院士组成的十几人正在讨论《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落实部署安排。会议的主要负责人,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会议间隙接受了本报专访。

  8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王振耀说这是一部行动特征非常强的综合性行动计划,这个规划引起了世界各国同行们的关注,下一步就要看落实情况。

  减灾规划:一个行动规划

  经济观察报:国家综合减灾“

十一五”规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划?

  王振耀:这个规划是从去年开始制定的,是在国家减灾委的统一组织下,34个部委对我国的综合减灾能力做的一次系统规划。

  制定这个规划现在看来形势紧迫。现在的极端性气候越来越多,灾害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需要国家综合性的行动来带动全社会的参与,从而推动整个减灾救灾工作。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行动计划,带有非常强的行动特征,政府要行动,民间也要行动,但是更多的是规划政府的行动。

  经济观察报:老百姓怎么理解规划?

  王振耀:你看它的内容十分具体,如六项指标、八个能力建设、八项工程等。灾害发生24小时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等;创建100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5%以上的城乡社区有一名灾害信息员等。再如灾害风险减灾能力调查怎么查、四级应急指挥体系究竟怎么建。规划中对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已经写得非常具体。

  规划里有一项是提高老百姓的减灾救灾意识的,需要尽快落实。如改变减灾教育方式,让百姓参加灾害救生训练,而不仅仅是通过课本来普及救灾知识。

  经济观察报:规划里提了这么多具体的行动目标,怎么落实呢?

  王振耀:规划很明确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得到救助的能力提高,如三个24小时救助规划。这个落实的挑战很大。

  这是一场行政革命,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有一个《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图》,是个管理规则,比如灾区受害到一定程度,就立即预警,相关领导24小时到达灾区,48小时协调物资到位,72小时保障资金。

  我们到灾区主要是给老百姓一个心理的救助,让老百姓知道中央来人了,这样地方各级干部就会很快动员起来,我们24小时到位,地方可能8小时或5小时就到位了,这样全国就形成很强的救灾体制。

  在提高老百姓救灾意识方面,近期将开始落实。如在每个社区都组织志愿者队伍,组织灾害信息员,印书本教材,对减灾救灾知识编写更加通俗,跟消防等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具体演练。

  救灾进行时

  经济观察报:国内发生灾害后,有时会有中央领导视察慰问,灾害分级吗?领导的级别如何定?

  王振耀:我们对不同程度的灾情,区分了四个级别的响应,灾情最严重的时候启动一级响应。是否有领导视察和灾情级别、响应的级别有关。

  灾情四级响应,司局级带队的工作组必须24小时到位,这个决策权在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所谓四级响应是一个省在一次灾害中死亡人数过了30人,或者转移人口过了10万人,或者倒房过了10000间。

地震情况下是五级地震死亡20个人,司局级领导就得去。少数民族地区因为人口密度低,所以不能按以上标准。

  达到三级,民政部主管救灾的副部长前往,三级一般指死亡人数达到50-100人之间,转移人过30万,倒塌房屋过10万;如果死亡人数过100人,转移人口过80万,倒塌房屋过15万间,就是二级响应,由部长、地方一把手视察;如果死亡200人以上,副总理就到了。

  这个规程从2003年开始已经落实,早期是民政部的规程,2006年国务院通过了这个规程。实际上,发生二级响应时,副总理甚至总理就前往灾区视察了。

  今年四级响应启动了44次,8次三级,1次二级。重庆水灾最早启动的是四级响应,得到消息后我立即过去抗灾。抗灾过程中,转移人口超过30万,死亡超过了50人,当时水利部的副部长也来到现场,我们组建了一个工作组,并启动了三级响应。当然,最后总书记也赶到了灾区。

  经济观察报:这种灾害怎么向上反映?总书记是怎么知道的?

  王振耀:这是非常快的,这也是有条件的,原则上规定地方报灾只要一个县死亡人口或者失踪人口超过10人就要两小时内直报民政部,我们接到信息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经济观察报:近期,民政部和

财政部向15个省区下拨恢复重建资金9.77亿元,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费1.65亿元,这笔救灾补助款是怎么出来的?

  王振耀:救灾款是我们测算出来的,现在有标准,很公开。如恢复民房重建,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倒塌房屋一间补贴1500元。省政府报送损坏数据,我们派人去核实,看看倒房多少,能修补的多少,并进行抽样评估,得出一个评估数据。然后以这个评估数据为基础,财政部参加民政部的论证会,民政部和财政部进行论证。财政部也会调动一些数据,进行测算和评估。两种数据经过比较、协商,确定最后划拨款规模和标准。

  经济观察报:对于虚报灾情损失、多领补助款怎么把关?如何监督救灾款的使用?

  王振耀:现在通过几个方面把关,首先是灾区情况特别是房屋困难人口在基层要公开,谁家倒塌多少房要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没有异议的数据才报到县里,县里报到省里,省里报到北京。我们基层是有台账的,根据台账进行抽查评估。

  救灾款的落实也需要公示,向群众张榜公布标准、补助数额,群众没有意见后,资金层层下拨,通常通过银行或邮局发到老百姓银行账户,不发现金。现在有种做法,比如民房恢复补助定了一家5000元,但补助不会一次拨付,防止挪作他用。根据建房的程序划拨,先给2000元用于打地基,建主体阶段再拨2000元,完工后拨余款。现在采取这个流程,已把灾后重建款被扣留挪用的可能性限制到最小了。

  对救灾捐款的使用透明度也越来越高。

  经济观察报:救灾款和恢复重建补助款,从村里上报到钱发到灾民手里需要多长时间?

  王振耀:不同类型有不同时间周期,在四级响应下,食品、帐篷、药物、水、衣物等物资要求24小时救助到位,中央资金要求72小时到位。

  相对慢的恢复重建资金,我们规定是通过各级核查,民政部专门制定恢复重建规程,要求45天到达老百姓手中。但今年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地方不等中央,边向中央报告边启动,先给老百姓宣布标准并发放。因为现在补助标准比较透明,中央补助多少,地方比较清楚。

  经济观察报:我们经常在电视新闻上看到,军人在救灾现场抢险的画面,你们是如何跟部队接触并协调工作的?军队参与抢险救灾是中国特色还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王振耀: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日本政府规定动用军队必须要有中央政府的命令,要经严格的程序批准,结果军队介入救灾推迟了几十个小时,现在被认为是日本救灾方面最大的教训。后来,日本修改了法律规定,“灾害面前,军队立即行动”。

  中国多年来军队一直是主要抢险救灾主力。军队的进入很快,有人以为动用军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其实不然。解放军有自己专门的抗灾救灾条例,并且规定,地方可以直接向当地军队请求支援,体制很顺。解放军总参作战部就是国家减灾委员会的成员单位,有时候一起组建工作组。

  救助水平待提高

  经济观察报:您在采访中说到中国今年灾情严重,您是根据什么认为属于灾情严重呢?

  王振耀:根据各项损失数据。如倒房、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紧急转移人口等方方面面数据的比较。中国的多灾年比较多,重灾年2003年是一次,因为2003年遇淮河大水。今年也应该算是重灾年,北方旱灾严重,南方水灾、暴雨灾频繁。同时今年城市灾害也很严重。

  经济观察报:灾害进城主要是什么原因?我们现在有专门的城市减灾规定吗?

  王振耀:今年的自然灾害有个特点就是多发于城市。原因主要是极端性气候,同时基础设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防灾、减灾水平。由于没有大灾经验,过去的防洪标准都是一般性的,对从未发生过的天气灾害没有准备。

  对于城市减灾工作,我们有了专门规定,下一步要落实下去。20多天之前,我们联合各部委及专家召开了城市减灾工作座谈会,现在正上报国务院,想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经济观察报:有些人觉得我们的政策“重涝轻旱”,对旱灾怎么处理的?

  王振耀:旱灾持续性强,不像洪水或暴雨、台风灾害那么直观,但其危害非常大。今年北方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等省旱情严重,草场没草、粮食绝收、老百姓喝不到水。8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了一部关于旱灾的救济机制,救助标准每人30元。目前我们正同财政部协商下拨旱灾救济款。

  经济观察报:您对中国现在防灾、抗灾、减灾、恢复建设的一系列能力怎么评价?

  王振耀:应该说最近几年取得很大进步,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后,整个社会的抗灾救灾能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国务院建立了应急体系,成立了应急办,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在世界范围内走得很靠前,中国的救灾能力强化不少,救灾体制也相对完善,恢复重建的速度相当高。现在很多外国救灾同行来中国学习。民政部也已经办了三四个培训班,如东盟、亚洲、非洲这些国家的领导来参加。马上要办部长级的培训班。

  但我们的救助水平还显不足,救助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偏低,比如提供资金、提供的标准。像印度救灾标准前些年就规定了砖瓦房倒房一间补助折合人民币1800元,我们去年还是600元,今年刚刚提到1500元。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在思想认识上,我们的救灾方针长期以来都是自力更生,主要靠灾民自己恢复重建,这也是政府对自身公共职能认识的一个过程。另外我们的救灾装备水平也偏低,国外救灾进行天空地面一体化,现在我们还达不到。

  最近几年,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灾救灾减灾体系已经开始全面确立,我想体系建立起来,装备水平、救助标准的提高也就不难了。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