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和谐是一种能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
■长治的“共和”路线之七■本报记者张鲜堂 长治古称潞安,由于长期不安定,明朝时改名长治,当时的统治者是希望这里能“长治久安”。改名字容易,但要真正做到“长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进入21世纪后,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长治的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建设也获得“魅力城市”的称号,主要发展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长治在经济飞速推进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郭海亮在就任长治市委书记后不久就提出建设“实力长治、魅力长治、和谐长治”的“三个长治”构想。而在三个长治的构想中,他考虑最多的还是如何构建“和谐长治”的问题。他认为前两个是基础,后者才是最终的落点。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英国哲学家休谟这句话被郭海亮解读为:社会和谐,民生为大;民生问题,幸福为本。因此,本届长治市委市政府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几大民生问题当作了“十一五”构建和谐长治的着力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解决更多人的就业,近年来长治市政府花钱买岗位,安排国企下岗职工近万人,占到下岗职工总数的一半多。此外,为鼓励企业接收下岗职工,还给接收单位社保补贴和税费减免,一些好企业都有了积极性。这样的政策设计折射出的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体现执政为民的公共责任。 教育是民生之基。长治在义务教育上走得早,做得实,无论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甚至企业学校和私立学校全部免除学杂费以及课本费,眼下正在考虑免除作业本费和信息教育费等。在长治没有一个学校是危房,没有一个学生不享受义务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逐年加大,普及高中教育指日可待。为了保证教育经费不被挪用,专门成立一个资金管理中心,经费统一核算封闭运行。这样做是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协调,城市和乡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不协调。可以说公平是长治教育大发展的最大保障。 分配是民生之源。为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长治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覆盖。在免除农业税、村村通等方面都走在山西省的前头。弱势群体享受的二次分配越来越多,一次分配也在“扩中、提低、限高”的调节下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初步显现,收入差距拉大的社会失衡心理,正不断通过公共政策与公共财政的调和得以抚慰。 社保是民生之依。在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长治走得更远,用政策的硬杠杆撬动社保进民企,让农村户口的工人与城市工人享受同等待遇。消灭死角、公平待人成为长治社保的基准点。尤其在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资源的统筹共享上更是可圈可点。不仅农村老干部有了生活补贴,连困难农民、残疾人都吃上了低保,贫困村还吃上了文化低保。这一桩桩一件件,细如丝竹,体贴入微。既是一种善治之政,也是一种“长治”之道。 稳定是民生之盾。7月份以来,长治在全市范围内排查不稳定因素,要求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地毯式排查摸底,确保不漏排一个地方,不漏排一个不稳定因素,不漏排一个问题隐患,不漏排一个事故苗头。之所以这么做,用市委书记郭海亮的话说就是“迈不开解决不和谐问题的步,就走不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在长治的决策者看来,执政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 能不能建设起和谐社会,不仅是个理念问题,更是个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问题。近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在“转变发展观念、转变执政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这三个转变上是很叫真的。市委把三个转变作为实现“三三战略”的体制保障,按照公共政府的架构推进政府的职能转型。如凡是市场能办的事,政府不包揽;凡是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政府不干预;凡是能用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行政手段不介入;最大限度地放开企业手脚,让企业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审批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简化程序,明确收费标准和依据。把提高行政效率的节点放在“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上,“落实”成为长治政府提高执政效能最大的“经”。 “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是市委确立的政治目标。长治四套班子的和谐在全省是公认的,这个极有凝聚力的团队是靠高超的驾驭能力和一个个富有人情味的细节安排得到的。比如刚刚退出领导岗位而又不到退休年龄的老常委继续列席常委会;在政协班子里保留了2个80岁高龄的少数民族副主席,郭海亮认为他们年龄虽然偏大,但德高望重,不能什么都搞“一刀切”;选拔干部公平公道,尽量少从市里给县区派干部,既充分尊重基层意见,也认真听取班子各成员意见,所选干部也基本得到大家认可,没有“劣迹”干部能被提拔上来。 “新朝不理旧朝事”是早期官场的惯例,后任否定前任在今天也不稀罕。而本届市委领导不是在“否定”中标新立异,而是在继承中赢得民心。比如2002年开建的开元广场,因种种原因停工了,群众意见很大。郭海亮来长治后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结合新形势把建设方案调整为“城南生态园”,时间不长工程就重新启动。这个决定获得上上下下的高度赞誉,西街回民挂出巨型标语祝贺开工。在郭海亮看来,只要决策是正确的,是对群众有利的事,不管是谁定的就应该连贯地做下去。 “对事不对人,这是一种超越狭隘的政绩观,体现的是一种非凡的政治气度和胸怀”,市委副书记曹燎原对本报记者说。正是这种党内的和谐才使得长治的各项事业顺利和稳定,正是有了干部执政理念的大转变、执政水平的大提高也才使长治的社会发展有了一个文明和谐的良好态势。 和谐对于个人不是中庸,不是和稀泥。和谐对于政府不是与民争利,而是要让利于民。和谐是一种免于匮乏和恐惧的人类理想,是评定一个政府是善治还是恶治的标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长治市委、市政府告别GDP崇拜,从小处脱身,从民生入手,尽心尽力为民众“打更”,实打实地为和谐守望。这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能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