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涨停后的分歧:买入还是观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 15:5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萍 北京报道 面对A股市场上仅有的两只保险股,其价格的高举,让投资者不禁想问,究竟是价值回归还是股价透支? 8月28日,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公布中期业绩的第二天,两地股价井喷。 H股当日报收于37.15港元,大涨5.69%,A股则在下午涨停,并以涨停价56.09元报收,全天成交37.97亿元,是中国人寿除上市当天外,成交额最大的一天。 伴随着中国人寿的涨停,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也跟风上涨,其A股全天涨幅4.2%,并创出了106元的最高价。 8月29日,中国人寿再次创出58.88元的新高。面对A股市场上仅有的两只保险股,其价格的高举,让投资者不禁想问,究竟是价值回归还是股价透支? 评级颇见分歧 截止到目前,已有多家机构对中国人寿发布评级,但评级颇有分歧。 其中,本土评级机构中,中信证券和光大证券均给予“增持”评级,并将目标价定为60元和62.89元;招商证券则给出“强烈推荐”评级,定目标价为68元。 在对寿险公司进行估值时,大部分分析师倾向于内含价值估值法。 由于中国人寿在中报中未披露精算报告,中信证券在其报告中,粗略估算2007年底中国人寿每股内涵价值为8.5元,每股净资产6.72元。报告称,如考虑到将投资收益率上调150个基点,风险贴现率下调到10.5%,每股内涵价值将上升到15~16元,如给予4倍p/ev(股价/内涵价值),对应的价格为60~64元/股。 国金证券报告的基本结论认为,“中国人寿半年报基本符合预期,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股权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公司保费收入增长放缓但保单结构有所改善”。故该机构维持其“买入”评级。 而银河证券分析师张曦认为,尽管中国人寿保持保费增长率存在不确定性,但考虑到其经营压力已于今年上半年得到释放,因此维持对中国人寿“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张曦运用的精算假设折现率为11.5%,长期投资回报率提高83个基点,调整后的估值为50.6元。 海通证券则维持了中国人寿“中性”的投资评级。该机构报告称,使用相对估值法,在15~20倍市盈率和30%的溢价下,中国人寿6个月目标价为36~48元。 境外部分研究机构的意见也不一致。花旗维持中国人寿“买入/低风险”评级,并调升其股价目标至40.42港元。野村、高盛等机构的研究报告则维持中国人寿“中性”的评级。 瑞士信贷则给予国寿H股“逊于大市”的评级,较现价有逾30%的下调空间,目标价25.25港元。同时,瑞信报告认为,未来中国人寿的业务增长可能放慢,投资收益回报将降至正常水平。 承保风险提示 机构给予“增持”或“买入”评级的同时,亦作出风险提示——风险多来自承保业务。 据中信证券报告,中国人寿已赚风险保费增速明显超出规模保费,且风险保费占规模保费的比例2006年同期的49.7%上升为52.6%,增长2.9个百分点。但上述比例在中国平安则高达78%。 在续期业务上,虽然中国人寿首年期交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但一年续保比例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为81.6%。同时,趸交总保费收入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负增长后,2007年上半年突然转变为正增长60%。 而这两个数字在中国平安的情况是,首年期交同比增长58.7%,趸交总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为-27.8%。 此外,中国人寿的中期数据显示,在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开展个险业务的同时,费用支出率和手续费率也有小幅上升。2007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占保费收入的比例由去年的7.16%微升至7.35%,业务及管理费占保费收入的比例亦由去年的5.23%升至5.57%。 中信证券认为,这种上升符合寿险业务发展的规律,唯一不太和谐的是退保金占当年保费收入比例从14%提高了17.8%,比同一口径下中国平安的退保率(11%)要高。“这可能的原因是公司以分红险为主很容易受到外部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的影响。” 不过,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认为,对于寿险股的估值不应过分看重短期保费收入变化,更应重视的是其长期收益的变化,因为寿险股本身就是长期负债性公司。 据其撰写的报告载,2004-2006年,美国寿险股的保费收入增速低于5%,而股价却上升迅猛,而从大周期来看,美国的保费收入增速远远落后于股价上涨的速度,很明显,国外投资者的定价逻辑是其投资收益,而非短期保费收入。 近3个月中国人寿与沪指涨(跌)幅比较 (图表略,详见报) 部分机构对国寿、平安的最新评级及目标价一览 资料来源:WIND (图表略,详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