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家发改委:当前物价上涨并非通胀前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6:12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何建华报道

  

国家发改委:当前物价上涨并非通胀前兆

  尽管7月份物价涨幅是10年来最高,但大多数家庭仍能承受本报记者 赵伟/摄

  “7月份同比上涨5.6%!随着近十年来CPI最高涨幅的出现,有些人开始担心,全面通货膨胀出现征兆。”8月2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这种观点,曹长庆说:“社会各方面对当前物价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

  食品价格为何大幅上涨?

  曹长庆指出,首先,全球粮食减产和

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上升,今年6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期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3%、60%和40%。

  其次,成本增加的推动。近五年来尿素、

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农民现金收入增加55%带动农村用工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

  第三,生猪供求的失衡。去年猪价过低,影响了农民养猪积极性。去年下半年以来,发生在南方部分地区的猪蓝耳病疫情,造成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底生猪存栏4.9亿头,同比下降2.6%;母猪存栏4700万头,同比下降3.6%。今年6月底,母猪存栏比年初又下降7%。这是近3个月来猪肉价格两次大幅度上涨的直接原因。

  曹长庆认为,应当指出的是,个别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涨。有的行业协会召开会议,号召企业集体涨价,转嫁成本增支压力;少数企业和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有的企业趁机哄抬价格,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食品居住类价格影响最大

  我国价格总水平2005年上升1.8%、2006年上升1.5%,保持基本稳定。受去年四季度粮食涨价,以及今年4、5月份食用植物油、猪肉价格上涨影响,今年以来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

  尤其是今年5、6、7三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分别为3.4%、4.4%和5.6%,涨幅逐月提高。7月份的涨幅是近10年来的最高涨幅。

  曹长庆指出,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8个类别,1至7月份累计上涨3.5%中,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最大的。

  “从食品价格看,1至7月份食品类价格上升8.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2.9个百分点。从居住价格看,居住类价格上升4.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5个百分点。两类价格的影响达3.4个百分点。”

  对于食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曹长庆解释说,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

  大多数家庭可承受涨价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生活每人每月增加支出12元左右。

  曹长庆说,食品价格上涨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3.3%,按此计算,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46元,农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52元。因此,大多数居民家庭可以承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对于城镇的低收入阶层,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

养老金标准;二是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三是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

  同时,统计数据显示,在食品类和居住类以外,前7月,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3%、0.5%和0.1%,1至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