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构建和谐心理与心理和谐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23:24 中国经济时报

  ■学人新论■涂山峰郭笑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人们的和谐心理、建构完备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和谐心理,是指人们保持的一种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它虽然受气质、性格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取决于后天环境和文化。

  和谐心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与主体行为的协调统一,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而产生精神痛苦;人在处理事情时的理性、冷静、适度和乐观;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易融合于群体之中,并承担适当的社会角色。

  健康、和谐的心理,是社会安全运行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反之,则会对公共政策信用、人际信任、价值信仰等造成损害,影响政府行政效能,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妨碍社会发展。人们是否拥有和谐心理,是建设

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和谐心理能有效引导人际交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整体社会的和谐有赖于社会群体以及群体中的个体的和谐。而个体成员的和谐最本原的就是个体心理的和谐。古人曾通过“克己复礼”来争取实现“阡陌纵横,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发展状态,其实质就是告诉我们,通过对人性的道德约束和礼仪规范,实现个人的“仁心”即心理的和谐,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娴静、舒适、安逸”。因为只有个人心理和谐了,才能逐步实现人际关系和与他人交往的和谐,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

  2.和谐心理能有效调和社会矛盾,为维护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尼比斯特曾说过:“协调是东亚哲学的中心思想……。”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也指出,儒家关于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即和谐心理)正是要为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谋求一条共生之道,它有助于把竞争限制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是避免人际关系发生激烈冲突的“润滑剂”。和谐心理所追求的就是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以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

  3.和谐心理能有效地激励个体发展,为促进和谐社会进步储备“能量”。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创新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发展,是在承认个体差异性前提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达到各社会成员既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因此,如何在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实现个体成员个性发展,把活力灌输到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同时,又保持一种有序的发展和竞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和谐心理本质上要求各社会成员一方面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进步贡献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个体的发展也要遵从全面的、科学的发展,讲究“度”的把握。这些只有在和谐心理的状态下才能顺利实现。

  事实证明,一个心理和谐的人是一个能够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欣赏美好的事物,也能够平静地接受各种问题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可以活得很充实,活出一种精神、一种品位、一份精彩的人。

  二

  心理和谐体系是和谐心理准备过程中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是和谐心理发展的系统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从发展的轨迹来看,人们要拥有完备的和谐心理必须经历感知和谐、领会和谐、创新和谐与传播和谐四个阶段。二是从内涵来看,它应当涵盖社会法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道德、社会伦理、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制度规范。构建心理和谐体系就是要通过感知和领会情感色彩浓、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积极意义强的社会思潮,形成和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通过凝聚人气、激发创造力、支配行为、变革社会等过程,传播创新的和谐心理,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氛围。

  心理和谐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系统,它与自然环境、生活水平、文化背景、教育体系等紧密联系。

  1.物质基础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前提条件。人们的精神意识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物质生活的,是对物质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所以,精神生活的和谐离不开相应物质生活基础的发展。从当前社会发展来看,心理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益的极度不均衡。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物质生活基础的发展,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兼顾公平,从而实现利益的相对均衡,达到社会的和谐。衡量心理和谐体系物质基础的主要指标有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国民幸福感指数等。

  2.教育辅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有效手段。和谐的个体应当是一个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良好的综合发展体。其中,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意义。就现实情况来看,心理咨询和心理和谐教育是预防和治疗心理不健康,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是心理咨询网络建设。它是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找出不和谐的心理症结,并进行有效地疏导和诊疗。它包括心理咨询场所的建设和维护、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和资格认定、心理咨询业的发展和普及等。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它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人们获得自我调节、自我减压、自我和谐的工具,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达到自我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等。

  3.价值共识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首要准则。判断个体是否和谐,就是看个体在追求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是否能对自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适度调控。按照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解释就是:“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整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序。”心理和谐强调的是内心的“舒缓、愉悦、娴静、纯真”,其价值体系的实质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常说的“中和”观,它包括个体对人、对事、对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心理和谐价值体系的构建就是在充分尊重个体自由发展度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统一性的价值标准,达到行为方式的合理化。

  4.文化引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重要途径。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个体相互之间心理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与多元的个体心理紧密相联,互为因果。因此,社会文化是否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充分表明整个社会的心理是否和谐。统一的社会群体,离不开统一的社会文化,它必须用具有共性的职业道德、民族习俗、传统理念、阶级意识等文化因素来引导个体心理的发展,其实质就是用文化的统一性引导个性心理发展的一致性。构建心理和谐文化体系就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具有不同个性成员的长处,取得最大效果,充分展示个体思想和心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反映社会群体统一的地位、利益和意志,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引导、培育、创新、传播统一的社会文化的机制和氛围。它主要涉及文化理念、文化作品、文化发展空间、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等诸多方面。

  和谐心理的培养和心理和谐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大对心理和谐体系机制、体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社会全体成员更好地感知和领会心理和谐,更好地创新和传播心理和谐,从而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