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图文]内黄非法拼装车挺邪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06: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旧零件堆满农家院 翻新车排队马路边 内黄非法拼装车挺邪乎
在王韩村,此种景象随处可见。
翻新后的工程车排在公路边静候买主 “在河南省内黄县城北马上乡一带,长期有人利用废旧车辆拼装、改装、翻新吊车、水泥罐车、装载机等工程作业车。”接知情人举报后,5月26日,记者走访了内黄县王韩村、谭头村、七里井村一带,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废旧车拆解、拼装现场。 下午3时多,内黄县王韩村。接近村头时,记者看到公路两旁的草丛里零星地扔着一些废旧轮胎、车壳等。 随后,我们乘坐的汽车离开公路驶入一条乡村土路。此时,在阳光照耀下,土路两旁的麦田闪着金光,而麦田和土路之间的树林里,或锈迹斑驳、或满身油污的废旧汽车零部件被随意扔放着。此情此景,连地上的杂草也顿失了翠绿的本色,显得油乎乎、灰蒙蒙。 两分钟后,我们的车进到村里。一座座高墙大院分割出纵横交错的村路。因为院墙高且宽,路面显得十分憋窄。路边堆着比村头更多的旧汽车零件和缺胳膊少腿的废旧汽车,以货车和大客车居多。从一些开着的院门望去,里面堆放的物品和路边一样。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最完整的车是一辆没有窗玻璃的缺了一个轮胎的中型客车。同车的知情人告诉记者,内黄县的这个废旧车拼装市场是有明确分工的,王韩村主要负责的是回收和拆解,然后再将拆下的零部件分门别类卖给负责拼装的人。 离开王韩村,我们的车向谭头村驶去。渐渐地,路边堆放的物品在变化。外形完整的车逐渐代替了散乱的零部件,不时能看到一两个工人在围着这些车忙活着。还有三三两两油漆一新的吊车、罐车静静地卧在路边。记者还看到,一户人家的院墙打出了“专门加工液压管件、加工各种驾驶室”的广告招牌。 知情人说,以前这里主要拼装货车和客车,现在以拼装工程车为主,因为工程车不用上路,被查出的危险性小,所以更有市场。 经过谭头村,我们直接来到七里井村。依然是高墙阔院,路面却显得干净、体面些,路边不再散乱,这里的车都比较完整,与在谭头村沿途看到的差不多。知情人告诉记者,谭头村和七里井村的主要“工作”是拼装、翻新和出售。 据知情人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内黄县的废旧汽车市场就已初具规模,2001年当地政府曾取缔了这个市场,但近几年该市场又活跃起来,且逐渐升级,由原来的废旧车买卖变为收购、修理、改装、翻新、销售一条龙运作。村民改装工程车的手段五花八门,可以将单后桥改成双后桥,将小吨位改成大吨位,甚至将吊车的配重铁换成石头或水泥块。在改装、翻新过程中,分工明细,有人专门维修油路,有人专门维修电路,有人专门维修、加工液压管件,有人专门维修、翻新驾驶室,有人专门从新疆、内蒙古、广东、海南等地收购旧车或报废车。 废旧车收购回来后,再进行改装、拼装和翻新。对零部件,能修复的修复,不能修复的,就自己加工。在马上乡的潭头、七里井、燕庄等村,就有专门加工液压管件、起重臂、驾驶室等零部件的家庭工厂。 村民花三四万元收购一辆8吨吊车,可以改装成12吨或16吨,售价一般在15万元以上。30吨以上的吊车可以卖到四五十万元。受利益驱动,一些汽车维修企业也以维修、租赁为掩护,私下里做着改装、翻新工程车的事。 在七里井村,记者曾想以买车为由找村民聊聊。可不知什么缘故,整个村子格外的安静,偶尔见到一两个人,看到陌生人走近,便远远地躲开了。知情人说,村民是不会跟陌生人谈生意的,这里所有的车都通过经纪人出售。以前的经纪人是一帮天津人,后来出事儿了,全走了。现在活跃着的是一帮上海人。 在这里,买主通过经纪人买车,没有任何手续,不开发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据说,2003年曾有一位山东人在内黄花60万元买了一辆50吨吊车,回家后根本无法使用。这位山东人返回内黄,住了一个多月,悬赏3万元寻找卖车人,最终也没找到。 据记者了解,报废汽车零部件老化,安全性能差,油耗高,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在国内近3年的交通事故中,有13%是因为使用伪劣机动车配件所致。报废车、非法拼装车的安全性能完全得不到保证,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了资格认定制度。按《办法》规定,报废汽车只能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拆解成废旧金属,销售给冶金企业作为炉料,绝对禁止整车销售、拼装或销售“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厢、前后桥、车架)。 而非法拼装由于投入小,收益大,可以大大高于正规回收企业的价格收购报废汽车,从而导致报废汽车大量流入非法拼装市场。(《中国质量报》) 本报记者 曾祥素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