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银行全线布哨入市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22:44 中国经营报

  监管层终于动用印花税降温股市,这提醒银行也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资金安全。

  5月30日,印花税政策出台当天,记者从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了解到,这些银行准备上半年在全行推广的个人信用贷款,因为股市风险加大,已经被“无限期”延后。同样原因被叫停的,还有股票质押贷款业务。

  仅仅“控制资金用途,加强贷后管理”还不够。面对高烧不退的资本市场,不少银行选择从源头上切断此类风险较高的“疑似入市”资金业务。

  延后推进信用贷款

  “原计划下半年向个人推出的免抵押担保信用贷款,由于近期股市比较火爆,推出时间延后。”浦发银行副行长傅建华日前在一次会议上如是表示。

  而浦发银行

零售业务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去年曾经在宁波、南京等分行试点推出了个人信用贷款业务,针对一些优质客户发放最长3年最多30万元的信用贷款,由于在不良率控制和放贷规模上达到了一定指标,从年初开始,总行开始在流程设计上做准备,曾酝酿在全行推开。

  “信用贷款业务之前银行也能做,但量都很少,一直没有形成批量。”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车贷和房贷后,发放信用贷款被认为是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一个新增长点。“但是客户把贷款资金投入股市的倾向性比较强,这对新业务开展很不利。”该人士认为当前股民热情不减,不是该业务大规模开展的最好时机,而该行的信用贷款目前也处于“无限期”延后状态。记者从工行、招行、民生、深发展等银行了解到,这些银行对个人信用贷款都比较谨慎,“当前不会作为主推业务开展”。

  新近在上海开设分行的宁波银行,一款“白领通”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在其包括房贷、车贷的个人信贷业务包中就十分抢眼,利率最高上浮30%,信用授信金额为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四种,并采用了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授信模式。

  收紧

股票质押

  对公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目前也被多数银行收紧。“全流通后股票的流动性不成问题,我们前段时间也探讨过上系统开展股票质押贷款业务,但最终考虑风险太大还是暂停了。”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的一位公司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人士表示,该业务的风险主要在定价和警戒平仓等方面,“银行与客户在贷款利率和放款折价方面较难取得平衡,同时目前该业务都有平仓机制,这对银行来说的技术能力也要求较高。”

  “我们也考虑贷款动机问题,如果不是再投入股市,为何客户不选择直接抛售股票呢?”该人士补充表示,在当前行情下,这项业务极容易把股市的风险转嫁给银行,系统性风险较高。

  记者从部分银行了解到,即使开展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银行近期也调高了门槛,建行上海某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表示,该行目前只针对法人股开展该项业务,在市值、借款额、是否蓝筹股等方面也有要求,比如市值至少在几千万等,同时还要在资金用途上严格控制。“这段时间的几单申请都没有成功”。

  四步严控贷款入市

  除了在业务准入上防范可能的资金入市风险,在3月全行业贷款资金入市自查风潮过后,近期银行业自查风声再起。

  记者了解到,进入5月份,包括交行在内,数家银行掀起了新一轮贷款资金入市自查工作。“尤其是大额项目检查。”交通银行授信管理部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与之前的自查相比,此次自查特别强调对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大额项目的检查,对贷款、还款记录,企业的投资资产情况等都要仔细核实。

  5月30日,交行副行长彭纯也强调,该行将严查贷款资金违规入市,除了在业务上明确指示和设置相关监控系统外,“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所有个人资产业务坚持以第一还款来源为主。”

  深发展上海分行个贷副总朱亦忠则告诉记者,为了严防可能出现的违规入市资金,近期该行所有个人资产业务都要求做到四点防控:第一每个贷款申请人必须声明和承诺,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进行股权性投资;第二要核实消费合同,比如客户的购房、

购车和旅游合同等;三是不发放现金,贷款人申请资金直接划拨给消费对象;四是要求贷款人出具最后支付凭证和发票收据等证明,以确保贷款资金使用真实性。

  “这四点要求一个比一个严格,对银行来说比较难办到。”朱告诉记者,比如第三部分,他表示很多客户也要求发放现金,但这个环节客户最容易改变资金用途,该行坚持了资金划拨形式。“因此新增业务的不良率也较低”。

  不过朱告诉记者,当前也确实有一种隐性贷款让银行防不胜防。主要就是客户自身有先一笔资金或资产,然后再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买房、买车等,虽然表面上看贷款资金并没有用于股市,但客户却很可能把自有资金投入到了股市。这样一旦投资损失,就极容易产生不良贷款。

中国经营报记者:徐永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