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吴常文:从少年渔夫到海洋渔业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 23:2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柴国荣 徐祖贤

  浙江省科技兴海重点项目、海洋开发管理项目——“曼式无针乌贼亲体捕捞、驯化培养与苗种繁育技术研究”,经过几年攻关,突破了曼氏无针乌贼亲体捕捞、驯化培养技术、生殖调控与苗种繁育技术和快速养成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担任该项目研究负责人的是浙江海洋学院副院长吴常文教授。这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从小渔夫成长起来的海洋渔业专家。

  家境贫寒,14岁成了小渔夫

  吴常文出身在浙江舟山的一个小岛上,世代都以海洋捕捞为生。在吴常文童年时代,由于海产品价格低廉,父辈们尽管常年累月没日没夜地苦干,却依然无法摆脱贫穷的命运。

  6岁那年,吴常文背起书包,成了一名小学生。由于年幼不懂事,同时限于海岛的办学条件,吴常文小学时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只能勉强跟上班里的同学。

  进了初中,逐渐懂事的吴常文奋起直追,学习成绩不断跃升,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高中。尽管高中的课程学得既快乐又轻松,但由于家里实在太穷,无力供养他上学,读了一学期高中后,吴常文不得不辍学。随后就跟着父亲下海捕鱼了。

  这一年,吴常文才14岁,还是一个单薄的少年。从此,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的舟山渔场,就多了一名孱弱的小渔民。无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潮起潮落,坚强的吴常文像大人们一样在海里闯荡。这一干就是四年。

  天智聪慧,屡蒙恩师器重

  常年的海浪闯荡,既强壮了吴常文的体魄,也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品质。

  面对高强度的付出和微薄的收入这一巨大反差,每当夜幕降临时,吴常文总要思考今后的人生。他曾上千次地问自己:难道就这样做一辈子的渔民?每一次他的答案都是:“绝不!”

  根据当时的政策,作为渔民的子弟,既不能被招工,又不能去当兵。吴常文要想改变命运,希望渺茫。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在吴常文看来,这是人生莫大的机遇。他毅然决定,离船登岸,参加高考复习。由于他只上了一学期的高中,复习起来非常吃力。但凭着他的天赋和刻苦,他的成绩在复习班里很快上升。只一个多学期,他的成绩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了。

  1978年,吴常文满怀憧憬参加了全国高考。发榜那天,吴常文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虽然他的高考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由于当时高校招生人数极少,全班只有一人上线,吴常文却名落孙山。

  大学校园进不了,但由于高考数学成绩很好,吴常文被岱山中学有关领导看中,被请去当了一名高中数学代课老师。

  到了岱山中学,吴常文一边认真地备课上课,一边利用深夜时间复习高中的其他功课,准备参加翌年的高考。过了不久,浙江海洋学院的前身——浙江水产学院要在1978年高考落榜生中招一批捕捞专业的中技生,学制两年。吴常文的条件正好符合。

  当时,吴常文的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岱山中学真情挽留他,他自己也想通过边教边学,参加来年的高考,争取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另一方面,一个现成的可以当上中技生的机会在当时也是十分诱人的,因为它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最终,在家人的苦苦劝说下,吴常文选择了浙江水产学院,成为捕捞专业中技班的一名学生。

  进入浙江水产学院,吴常文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天资聪慧,又屡蒙恩师垂爱,他的好运一个接一个,事业更是蒸蒸日上。

  两年制的中技班学了一年后,其他同学都下海实习去了,吴常文却被国内知名的海洋渔业专家李星颉教授看中,被选去当了他的助手;又一年后,其他同学都毕业了,而吴常文作为李教授的助手留校当起了大学老师。

  1982年,李星颉教授的弟子唐逸民从日本

留学归来,这样吴常文就同时跟着李星颉和唐逸民两位专家,从事乌贼人工养殖方面的专题研究。1984年后,唐逸民教授担任了浙江水产学院院长,吴常文一边担任唐逸民的秘书,一边跟着唐逸民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从此,吴常文的事业开始腾飞。

  成果累累,一再被破格提拔

  从小就目睹渔民的艰辛,吴常文成为大学渔业研究人员后,始终把提高渔民的经济收入作为选题方向。

  梭子蟹是我国的主要海产品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传统的作业是用流剌网捕捞。既费时间,劳动强度也大,而且捕捞上来后,绝大多数都死了,大大降低了梭子蟹的品质,也使得梭子蟹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高。吴常文参与了笼捕梭子蟹技术研究,经过二三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在1987年研制成功能保证梭子蟹鲜活的笼子。但由于当时梭子蟹的价格低,渔民热情不大,一时很难推广。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国内外对活的梭子蟹需求大增,梭子蟹的价格随之大幅提高,这样,浙江水产学院的笼捕梭子蟹技术就迅速吃香起来。学院专门安排了四、五条捕捞船,一批批地给渔民做示范,效果非常好。全国各地的渔民都来买笼捕,学院的蟹笼供不应求。

  当时,水产学院教职工的福利奖金绝大多数都来自出售蟹笼的收入。后来,全国梭子蟹捕捞都逐步采用了吴常文等研发的笼捕梭子蟹技术。这给全国渔民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无法估量。

  从1999年开始,吴常文将研究方向瞄准了网箱深海养殖。2001年,他主持的深水网箱设备研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3年他主持的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又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06年他主持的新型离岸深水网箱设备与养殖技术再次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从而使我国的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使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乌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是舟山渔场传统的著名海产。因其味道鲜美历来受消费者青睐。随着海洋生态的退化,这四大海产品越来越少,其中乌贼和小黄鱼几近绝迹。

  作为生于海岛长于海岛的渔业科技人员,吴常文深感痛惜并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2004年起,吴常文及其科研团队,又先后承担了2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开展了大黄鱼规模化养殖新技术研究开发,突破了关键技术,而今大黄鱼又开始出现舟山渔场,重新成为中外食客的美味佳肴。

  曼式无针乌贼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是吴常文海洋渔业科研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课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浙江水产学院就开始从事曼氏无针乌贼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增殖与繁殖保护工作围绕乌贼的资源分布、繁殖生物学、增殖技术及繁殖保护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在李星颉、唐逸民教授的推动下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由于全年滥捕乌贼及劫捕未产卵亲体问题日益严重,乌贼资源增殖工作陷入困境。更重要的是,乌贼资源增殖与繁殖保护只是治标,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治本。自2002年以来,吴常文把研究重点转向了乌贼养殖技术。

  当时,乌贼人工养殖技术在国际上还是空白,吴常文带领的研究团队逐一攻克了乌贼亲体捕捞、生殖调控、工厂化全人工养殖、快速养殖等技术难题,其研发的乌贼快速养殖技术,使乌贼的生长周期从自然海区的1年,缩短为4-5个月,从而实现了一年繁殖两次、可以进行两茬养殖的重大突破,尤其适合在传统网箱、围塘进行推广。

  该项研究填补了头足类动物在繁殖生物学、苗种人工繁殖等相关研究方面的空白,对章鱼、鱿鱼等其他头足类动物的人工繁育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项目的最大成功,还在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产业化价值。吴常文教授计划在浙江省范围内推广乌贼养殖技术,依靠此技术建立一个产业,辐射一个地区,致富一方百姓。根据研究进展,预计到2007年底,乌贼受精卵产量将达到数百万粒。吴常文说,曼氏无针乌贼作为新的重要养殖品种,通过外海放流、养殖技术推广等多种方法,将使浙江沿海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主要的乌贼产区。他计划在今年育成500-600万苗乌贼卵,进行乌贼放流增殖并建成10个乌贼养殖点,无偿送给渔民,力争早日重振中国沿海传统“四大海产”的雄风。

  浙江海洋学院已开办培训班,向养殖专业户和水产龙头企业介绍乌贼养殖专业知识。

  最早只有中技学历的吴常文,由于科研成果累累,一再被得到破格提拔。2005年,当时还只获得电大专科学历的吴常文被提拔为浙江海洋学院的副院长。在这之前,他先后被破格晋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去年,他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的学位后,目前正在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坦言,工作以后拿专科及硕士、博士文凭,本意是为了评职称,但由于每次评审职称他都被破格晋升,因而每个学历的取得都迟于相应职称的取得。主要从事海洋渔业养殖研究的吴常文在深造时选择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业,其出发点就是如何使海洋渔业能更多地增加附加值,更大地提升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为渔民造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