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李而亮:财政部门落实粮补体验的是什么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11:22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而亮

  夏收大忙之际,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介绍:按今年国家财政计划新增156亿补贴后,农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加起来共427亿。以粮食播种面积15亿亩算,平均下来每亩地能得到补贴27块钱。通过胡司长的介绍,使公众得到了一本明白账。

  提到粮食补贴,以往公众最关心的是这笔钱到底能否如数送到粮农手中。就这个问题,胡司长满怀深情地做了回答,他说:在粮食补贴的过程中一个是我们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农民家里,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受教育、体验感动的过程。部领导经常告诫我们“农民的事要带着感情去做,你带不带感情去做,做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城里人往前数三代都是农民,要把农民当成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做这个事”。所以我觉得我们做这个事的人能够经历这么一项政策也是很骄傲的事……

  读了专访胡司长的报道,的确很令人感动。可沉浸到他那充满感情的语境氛围中,很容易使人忘了他是在介绍国家政策的落实,倒以为是

财政部的官员在拿自己的工资深入田间地头给粮农发红包。

  对粮食种植实行财政补贴,并非今年开始,也并非我国才有。今年国家增加了对粮食种植补贴的数额,对广大粮农来讲,当然是件大好事。从年初的两会开始,就有许多官员和媒体将此举作为政府的“善举”来进行称颂,诸如“新政惠民”、“送大礼包”等等,以至延伸为“送温暖”、“体验感动”来看待,把发放补贴完全变成了一种恩赐和施舍,还上升到“构建和谐”、“情系于民”的高度来称颂。这就让人有点搞不懂了。粮食种植补贴到底是什么钱?粮农该不该得到?

  众所周知,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第一要素。我国人均耕地少,长期以来种粮的比较效益低,是由粮食的价格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关键是要使农业要素向效益好、价格高的方向自由流动。而要提高种植粮食的效益,农民最好的办法是少种粮食,形成短缺,价格自然要上扬。但这样就会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所有的大国从战略安全考虑,都不可能对粮食供销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进行一定的政策限定,通常的手段有两个,实行粮食种植补贴(过去是收购保护价)和加强粮食储备。可见,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不是粮农除了种粮以外不会干其他,而是政府为了粮食安全而限制了农业要素(包括粮价)的流动。所以政府补贴粮食生产,就不可看作是政府对粮农的倾斜,究其实质是政府花钱向农民购买粮食安全。

  由此不难理解,政府给予补贴,农民好好种粮,同样是一种互利交换,双方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换句话说,农民种粮从国家那里领取补贴,是他们理应享受的权利,而不是什么恩赐。财政部门代表政府给粮农发放补贴,完全是一种职务行为,带不带感情都必须做好。可如今一些财政部门硬要将粮农该享有的权利看作是政府的“善举”,说到底还是封建时代“皇恩”、“仁政”观念在作祟。这种观念最习惯的思维方式,就是将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认为是君主对百姓的体恤与仁爱,是明君爱民与清明政治的体现。如此实行的诸如“轻徭薄赋”、“赈灾济危”,君主给与不给,给多给少,都是一种“皇恩浩荡”,老百姓只能感激涕零。却从来不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他们是否享有天经地义的权利,该不该拿,该拿多少?

  对于粮食补贴,财政部如今是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来看待的。可要知道,民生问题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各项民主权利的落实。民主权利始于民意的表达。在粮食补贴的问题上,政府不仅要明了该不该补,还要与农民商量,补多少合适,从民意的表达看政府决策的合理性。而不应该认为只要是政府给钱,就一定要得到百姓感恩。反观许多直接涉及民生的问题,之所以解决得不好甚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可以说桩桩件件都与群众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和发挥有关。所以,把农民当兄弟姐妹也好,不当兄弟姐妹也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树立“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理念,认清政府公权力本来就应为民所用,利本来就应当为民所谋,公共财政取之于民本来就应该用之于民,更何况是为国家安全作出牺牲与贡献的几亿粮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