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执法办案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07: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分析五个原因提出四条建议

  执法办案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杨 辉

  随着质监职能的转变,加大案件办理力度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质监部门在打假维权,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案件办理中仍存在很大差异,在同一个执法岗位上,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与结案率是有区别的。这并非案源少,而是其他诸多原因造成的。从多年的办案实践中,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有五种:

  一、人员素质差异。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政治素质的高低来源于思想认识,认识出思想、出能力、出干劲;而业务素质的高低则来源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懂法知识差异。法律法规知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目前仅就案件的特点来看,涉及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对法掌握好的执法人员,不仅办案数量多,而且程序合法,使用法律条款得当,定性准确。而那些法律知识面较窄的执法人员办的案大多是一些无照经营处罚或运用简易程序案件,有难度的大案较少。

  三、案源多少差异。一般案源来自几个方面,一靠群众举报,二在市场巡查过程中发现,三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四在询访中发现,五在交谈中发现,六在案中案里发现。凡此种种,案源是靠人去发现,只要执法人员勤于思考、挖掘,案源随处可见。

  四、办案能力差异。一个好的办案能手不仅抓住案源,而且还会深挖根源,拔出萝卜带出泥。而一个不会办案的执法人员,往往到手的案件也会失去。

  五、办案经验差异。一个案件从案源的发现到立案查处是十分严密和讲究的。它不仅涉及询问方法,办案技巧,而且还涉及办案程序,法律运用。

  对策建议:

  1.通过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法能力

  能力,首先来源于对工作的责任和态度。质监行政执法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监管方面的工作,又有服务方面的工作;既要执法办案,又要巡查规范;既要知法、懂法,又要严格按法律、按程序办事。

  强化责任意识,最核心的就是要履行职责,有所作为。有位就有职,有职就有责。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天经地义。

  2.通过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执法能力

  素质,是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心理素质、处理问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突发性事件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质监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执法能力的重要途径。执法素质往往表现为执法人员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对法律、法规的应用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决策判断能力,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控制能力等。

  素质决定能力。应切实通过提升质监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层次、进而提升执法能力。

  3.拓宽案源渠道,加大办案力度

  目前,假、冒、伪、劣商品十分猖獗,经济违法作案的手段也十分狡猾,逐步向隐蔽、偏远地带转移,单靠举报、检查的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办案的需要,要多途径、全方位、多渠道地挖掘案源,不断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的速度和质量,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维护好人民利益,让坑人害人的假冒伪劣商品无藏身之地。

  4.具备创新意识

  随着市场开放向规则开放的转化,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都发生深刻的变化。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也将面临新的形势,监管领域、对象和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质监法律法规也要不断发展、完善,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法律法规或废止或修订或作出新的解释,还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中国质量报》)

杨 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