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昆明火车站小摊贩市场有点儿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06:58 中国质量新闻网

  莫让劣质食品污染美丽的春城

  昆明火车站小摊贩市场有点儿乱

  □ 本报记者 傅小冰

  火车站是旅客们认识一个城市的第一个窗口。火车站的卫生标准、文明程度、食品质量难免会影响旅客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近日,记者通过暗访调查发现,云南昆明火车站周边的许多小摊贩竟然公开销售过期“三无”食品,火车站成了劣质食品市场。

  今年4月8日上午,记者接到苏州来昆明旅游的祁女士投诉。祁女士说,当日上午她刚下火车,在出站口从一个流动摊贩那里花2元钱买了一瓶矿泉水。当时也没有仔细看,喝了一口后却发现口中有异物。她立刻对矿泉水产生了怀疑,仔细观察发现,瓶体上的字迹和商标模糊不清,矿泉水中还沉淀着一些白色的不明物体。祁女士十分生气,立刻转回身去欲找这名小摊贩理论,但是小贩已经不见了踪影。祁女士希望通过本报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火车站附近的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旅客的权益。

  4月9日,记者到昆明火车站进行暗访。在火车站出站口前面的街道两旁,推着小车的流动小贩不停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吆喝。一些餐馆也超范围销售起小食品。记者随手拿起一名摊贩小车上的零食,发现一包叫价为2.5元的鸡翅的外包装上生产日期模糊不清,也没有生产厂家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当记者对该食品表示怀疑时,摊贩说:“我在火车站附近做了3年多的生意了,大哥,如果你吃了发现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而附近小商店的食品质量也让人十分忧心。在一家综合商店里,记者发现出售的面包、蛋糕等食品,“产品合格证”全部贴在塑料外包装上,稍微一摩擦,印有保质期的合格证一角就卷起来,极易脱落。

  一位在该店购物的天津旅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烈质疑这种不规范做法:“合格证贴在外面很容易撕下,也很容易被经销商更换或者修改出厂日期,这样的合格证可靠性和可信性到底有多少?一些缺少公德的商家和摊贩可以随时随地给伪劣产品贴上合格证,那么不合格的食品也就变成了合格的,消费者食用后多危险呀。”

  昆明市质量技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要求,“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

  在昆明火车站附近的另一家兼营小食品生意的餐馆里,记者发现一些食品的保质期甚至超出了一年多。一瓶保质期为12个月的苹果罐头的生产日期竟然是2005年3月。当记者质问老板时,这名老板十分尴尬地说:“拿错了,这些是要处理的。”而后又递给记者一瓶保鲜期内的罐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来来往往的旅客们只在火车站作短暂的停留,加之在火车站买食品的多为外地旅客,“在异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马上就要走了”,正是抱着这种心理,很多旅客在购买到劣质食品时,大都选择了忍气吞声。

  昆明市质量技监局的一位负责人强调,按有关规定,食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有义务将过期食品收回并销毁,但过期食品之所以还能流通到市场上,和生产企业及经销商不无关联。商家在明知食品已过期的情况下还销售,已经构成欺诈。

  这位负责人说,希望来昆明的旅客,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包装上有没有QS标识、生产厂家、联系电话和生产日期。发现劣质食品线索可以及时向当地质量技监等部门投诉。(《中国质量报》)

本报记者 傅小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