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有关专家针对改变“两高一资”出口结构提出 应对症下药加强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 03: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今年前4个月,铁矿石原矿、粗钢、10种有色金属、氧化铝、铝材、新闻纸等行业增长速度均高于20%。专家认为,外需强劲导致的过快出口是这些行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这些出口行业快增的原因不同,所以,对各个行业的调控应开不同药方。

  日前,我国“一口气”对142项商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被视为促使“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企业改变出口结构的一剂良方。业内专家认为,我国还可采用配额管理制度引导“两高一资”企业的贸易行为。

  国家统计局专家认为,除了结构性地大幅度降低

出口退税率,对“两高一资”产品,除可采取加征出口关税外,我国还可采用以下措施引导企业贸易行为,如配额管理制度进行调控。

  目前,以钢铁为代表的部分资源类产品因存在刚性外需而屡调不下,因此,在不违背WTO原则的条件下,通过加征出口关税,提高环保门槛,必要时,利用配额管理才能控制出口增势,“逼”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结构。而对于我国存在价格优势的产品,在调控时也应分门别类。

  国泰君安行业研究员王峰说,我国新闻纸主要是利用二次用纸进行加工,价格优势明显,但纸业本身属于高污染行业,特别是那些小企业,很多都无力进行废水处理,因此,对纸业的调整应该严把环境关,通过严格执行目前的政策,使大企业占据明显优势地位,使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另外,对那些政策调整还不到位的行业,则应进一步调整。以铝行业为例,铝加工材料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而铝加工材料仍然享受退税优惠,这无疑会使企业以“铝加工材料换电解铝出口”,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员李追阳说,下一步应下调铝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在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成为宏观调控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整合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也成为调控的主要手段。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万东华日前指出,除了关税和配额制度外,我国还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适当放宽加工贸易内销政策,减少加工贸易顺差。适当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清理进口非关税壁垒,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

  严格把牢环境关,提高资源产品价格。要对新开工项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标准,还要对运营企业强化环保管理的监督和执法。

  同时,要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尽快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特别是完善土地、水、

能源等资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使各项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

  另外,还需切实强化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出口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严格执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状况,以解决人为压低要素成本带来的价格扭曲。

  《中国质量报》

周 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