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标滞后:中国轮胎行业的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 02: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理事长范宪在5月21日召开的中橡协轮胎分会2007年会员大会上说:“中国轮胎的标准,尤其是国标明显滞后,且没有区别于欧美的特色标准,已经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范宪表示,标准应具有前瞻性,能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因此,标准问题是牵涉到行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发达国家都靠制定更加细化的、复杂的、利于发挥自身技术特长的标准,来保护其知识产权和市场。而这方面恰恰是中国轮胎行业的软肋。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克先表示,目前轮胎行业的国标明显落后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内轮胎的规格、品种更新很快,行标每年都进行修订,但国标从立项到实施却需要3~5年,造成不少新型号、新品种轮胎无章可循。

  据了解,美国、欧盟等都针对市场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增补各自的轮胎标准。如美国今年9月将实施的轮胎召回制,将着重强调轮胎的安全性,特别增加了快速老化和轮胎变异性分析。欧盟更重视人类健康问题,前两年就开始酝酿制定轮胎噪音指令。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国荣说,中国的路面、交通情况及轮胎使用习惯均与欧美有很大不同,对轮胎高速、高载下的性能要求更高,因此国内企业内外销轮胎有较大的不同,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轮胎标准,普遍采用的是欧美标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谈到标准滞后的原因,中国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吴桂中认为,标准的制定需要大量数据,但国内轮胎测试手段目前还比较落后。国内对部分轮胎及性能的定义仍存在分歧,使标准制定比较困难,从而出现了“有产品、无标准”的尴尬局面。

  为此,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加强标准制定工作,除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外,同时应结合中国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标准。并希望现阶段大力推广轮胎行业标准,并且尽快得到国家承认,不要总跟着国外标准走,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标准。

益 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