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保证质量是企业最大的善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02:19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而且逐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更是不断被突出和强调。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目前中国企业的整体社会责任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相比于因吝于慈善捐助而使无数企业被迫尴尬面对丧失社会责任感的指控,公众对一些企业的公益善举反应冷淡甚至表现出反感更具讽刺意味。《人民日报》“聚焦企业社会责任”专栏最近有一篇文章称,90%的中国企业或多或少捐过钱,公众却并不据此认为中国企业树立了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文章认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主观上存在把捐款善举当成博得社会好感的一种手段的心态,使得善举蜕变为沽名钓誉的作秀,这是造成企业好心不得好报、公众不买账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认同企业标榜的“公益事业”都是虚伪之举,而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到头来也只能是一场大骗局这种偏激的观点,但我们必须承认当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处于一种十分复杂而混乱状态的事实。认清了这一事实,重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了。

  那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呢?一项针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及实践情况的权威调查显示,我国企业与公众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显著偏差。这一结果正好印证了前文的表述。当前中国企业一般对社会公益责任和经济责任的认知度较高,但在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以及企业文化责任上认知偏低。而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则集中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环保、员工权益保护方面。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却被企业有意无意地回避或忽略,也就是说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行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公众的需求,这既是企业公益行为受公众冷落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大问题和关键点。

  由此看来,要解决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必须使企业调整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明白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毫无疑问,在任何市场经济体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点是生产合格商品,谋求合法利润,推动社会共同体福祉的进步。

  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企业自己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这也可以说是企业内的社会责任;第二层是企业在外部要主动承担起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在经营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顾客和社区等方面的责任。在这两个层面的责任中,后者是基础,是根本,其底线是不能损害相关利益体尤其是消费者的利益,并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

  获得质量可靠、安全有保障的产品和服务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因此,企业在除恪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关于产品(包含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的规定进行生产的同时,还应针对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可能造成的标准缺失或滞后,改进生产技术,确保产品符合当时技术水平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立命之基,而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起点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企业的最大善举。因此,企业要抛弃所有的浮夸、喧闹,划清自身活动的所有边界,让所有的社会责任回归原点,并形成刚性的制度化约束,将自己置于政府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做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胡立彪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