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优质客户流向洋银行 国内银行当知耻后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00:00 北京晨报

  李若愚

  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之前,舆论界主流的看法是,外资银行网点非常有限,远远无法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因此不太可能出现内地居民存款“大搬家”的情况。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距离。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刚一个多月,“大搬家”已初露端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上海中资银行的储蓄存款减少了85亿元,而4家刚获准全面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的存款则增加了4.1亿元。

  看上去,4.1亿元的储蓄存款并不多。然而,考虑到近期股市火爆促使大量储蓄存款流出银行,4月份全国居民户存款额甚至创下6年来的最大跌幅,这个数字就值得玩味了——股市的冲击并无碍于外资银行的吸储。

  由于外资银行设定了很高的客户门槛,从中资银行“搬家”去外资银行的必定是优质客户。这些“金字塔”尖端的客户虽然数量不多,但掌控着巨量的储蓄存款。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120万户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如果这些客户都“倒戈”投向外资银行,则后果不堪设想。

  遗憾的是,中资银行的应战令人失望。诚然,中资银行也正在大力兴建贵宾

理财中心,并培训相应的客户经理。但是,人们惊讶地发现,部分大型国有
商业银行
甚至连基本的柜面服务质量都无法保证,导致国家监管机构不得不掀起一场全行业的“整风运动”。

  积极的态度应该是知耻而后勇。中资银行不能再拿网点优势和客户规模说事儿了,因为别人根本就不和你比拼这个。翻开北京地图,不论是既有的还是新建的外资银行网点,都分布在发达富裕的北部城区,没有一家越过长安街以南200米。

  中资银行不能再单纯地在贵宾理财领域里“精耕细作”,很难想象,如果一家银行连基本服务都遭受社会舆论的指责,其高端客户仍然会不离不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7,0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