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航运业整合大幕拉开(2007-05-14 10:02:05)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 08:58 保监会网站

  国内航运业的整合可能率先在规模较小的企业间发生。知情人士11日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外运”)和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下称“长航”)重组一事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其重组方案已上报国资委,近期可能就会有结果。早在前年年底赵沪湘担任中外运总经理一职时,外界就曾猜测招商局将重组中外运,但去年2月双方对此传闻予以否认。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国资委确实有这个想法,双方高层也在运作此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长航一位内部人士称,在国资委加快培育80~100家大型央企的背景下,该公司从去年开始主动与中外运接触,商谈重组事宜,“两家公司实力相当,长航总经理刘锡汉与中外运董事长苗耕书相比在年龄上有优势,如果以长航为主导重组,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利。”上述知情人士则告诉记者,中外运方面已有两位副总跟长航接触过,并向国资委提交了重组方案,但最高领导层还没有去谈。记者就此向中外运求证时,该公司集团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双方就重组一事有过接触,但目前还不便透露有关细节。中金公司今年3月曾发表过一篇关于航运业重组的分析报告《央企整合可能带来的机会》,其中一种可能的整合方案就是长航与中外运合并,理由是中外运和长航规模相当,业务互补。中外运的仓储码头等业务和长航的内河航运业务可以实现互补,其110万吨的油轮和112万吨干散货资产尚未上市,便于与长航旗下的上市公司南京水运长航凤凰整合。整合后,除了招商局,我国将有三家专门从事航运的央企:中远、中海及中外运长航合并后的企业。目前尚无从得知国资委最终定下何种方案,但一位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外运的效益比长航好,同时,业务正向长江流域延伸的中外运在国际货代、沿海运输等方面优势明显,以它为主导重组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无论最终能否重组成功及以谁为主导,这都会给企业职工的心理带来影响。据长航内部人士介绍,目前该公司除经营性业务部门没有受重组消息影响外,其他一些部门的工作都停下来了,在静观其变。“中高层管理人员担心重组后自己职位不保,而一些学历不高的老员工则担心成为被精简对象,还有人担心福利待遇不如从前。”上述长航内部人士称。长航是我国最大内河航运企业,与招商局、阳明海运曾为一家,与中远、中海相比,近年来发展速度较慢,公司已实施“由江入海”战略转型,并大手笔购买VLCC(超级油轮),初步形成了以长江为基础“江海联运”的航运格局。[][41]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