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温岭质监局六举措抓质量提升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10: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浙江省温岭质监局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实际,立足主动,优化服务,狠抓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

  贯彻会议精神,抓部署到位。省、市会议后,制订质量提升名牌培育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以市政府的名义发文,召开全市“推进品牌兴市,打造品牌温岭”动员大会。叶海燕市长作动员讲话,相关职能部门作表态发言,形成了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制订培育规划,抓责任到位。《制订品牌温岭“十一五”培育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创名牌工作明确了方向。制订了《2007年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对列入今年重点培育的47家企业,明确了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任务。确定水泵、空压机两个行业为2007年名牌培育质量提升的重点行业,以行业协会名义制定了实施方案。

  突出基础信息,抓调查摸底。针对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多,工作量大,突出搞好主导行业的调查摸底和信息调查工作,主要是在水泵、电机、空压机、风机生产企业,汽摩配件企业、电线电缆企业、规模鞋类企业和名牌培育、工业(食品)产品许可证等3731家企业中,进行基础信息调查。调查过程中,抽调人员,分科室、按行业进行责任分工和落实,已完成普查建档企业1976家,其中汽摩配件行业215家,鞋类及皮革制品行业737家,食品及相关产品110家,特种设备32家,塑料制品191家。

  主动服务企业,抓培育提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不定期走访企业,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对重点企业开展重点项目重点帮扶、重点质量问题蹲点跟踪服务。利用企业标准信息咨询中心,针对产业现状,不断更新完善标准信息库,为企业提供标准咨询索要服务,还通过加强与省外标准化研究院的联系,建立重点出口企业数据库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专家库,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深入一线服务企业,走访今年8家争创浙江名牌产品的培育企业,了解企业在创牌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和企业一起研究解决标准化良好行为、计量水平确认等问题,落实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加强对水泵等相关行业的检查和回访,共检查企业290多家,回访企业32家使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上始终保持稳定和提升。

  上升政府行为,抓工作力度。建议市政府建立市政府质量奖和开展创建质量先进镇(街道)活动,其中开展创建质量先进镇(街道)活动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并组织实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必将对全市的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制订奖励政策,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

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100万元和20万元,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10万元;对列入省质量赶超项目的企业,在省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50%的配套资金扶持;对被确定为国家、行业产品标准的重点参与企业,按产品标准的制定成本给予50%的补助;对成长型小企业标准生产先进企业评比获前10名的,分别予以奖励3万元。

  立足自身条件,抓服务支撑。一是举办培训班,今年召集250家水泵企业负责人进行水泵产品标识标注规定、说明书进行讲解,水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使企业在标识问题上改进很大,成效比较大,企业反映比较好。二是开展质量交流,组织质量管理人员、测试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质量把脉,并编辑了三期水泵、空压机行业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专辑为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个探讨理论、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的平台。三是加强技术机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拓展检测检定项目。四是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市政府出台《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的奖励政策,在创牌、采标等方面给予了奖励。目前,全市共有565项产品标准采标,有10家企业参与11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订,并有3家企业申报承担全国标准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工作。该局按照培育与科研创新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实行全方位的服务,利用标准、检测、计量等技术优势引导、协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企业省级新产品标准转化率达100%。(温岭质监局 陈荣华 陈根连)

陈荣华 陈根连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