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库区经济:一个略显沉重的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08:58 保监会网站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悄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五一”前,来自中国三峡总公司的统计表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的90%;今年,土建工程将全面完工。预计,三峡工程可提前1年完工。与此同时,三峡总公司的战略重点也已开始转型:由工程建设转入到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三峡总公司将在“十一五”期间把企业打造成“以大型水电开发为主、以多种清洁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工程的提前完成有赖于百万移民的巨大贡献。自1993年正式移民以来,目前,95%的移民搬迁任务已经完成,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搬得出”的预定目标。现在,如何使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已经成为三峡库区经济最重要的任务。这是对三峡工程建设的一个历史性的考验,也是金融部门面对的支持库区经济继续发展的崭新课题。库区经济,这是一个令人感到苦涩的话题。移民的压力三峡库区包括湖北库区和重庆库区,即湖北省宜昌市的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恩施州的巴东县及重庆市的万州区、涪陵市、云阳县,共计19个县市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1589万人。按照规划,三峡移民需移民安置人口113万人。目前,12万农村移民已迁出了三峡库区;其他大部分移民均采取“就地后靠”方式安置在当地。大量移民的“就地后靠”使原本就山地多、平地少、自然生态脆弱的库区承载力大为吃紧,人口多与承载力有限的矛盾更加紧张。人行宜昌市中心支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是全国重点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仅国家级贫困县就有7个,90%左右的库区县市每年都要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而据重庆市发改委提供的数字,三峡库区现在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人,是全国的2.1倍、同类地区的4至5倍,远远超过适度环境人口容量。有关专家测算,根据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库区只能承载现有人口的一半左右。根据国家规定,移民补偿的基本原则是按原有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进行补偿。根据这“三原补偿”原则和“就地后靠”安置原则将百万移民安置于三峡库区,无形中加剧了库区人口与原有资源不足的矛盾,使库区出现大批的新贫困人口,加重了库区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压力。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三峡工程建设造成库区地方政府直接经济损失47.79亿元。与此同时,移民就业安置给库区带来巨大移民资金缺口和社会就业压力,加剧了地方财政负担:因淹没企业关闭带来社会保障预算缺口27.96亿元,迁建资金缺口64.56亿元。工程蓄水后,淹没耕地36万亩,安置就地后靠移民数十万人,库区农村经济发展受到空前的挑战。人行宜昌市中心支行的有关调查报告断言:“目前,三峡库区相当一部分移民靠移民安置费度日。三峡库区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发展支撑,库区就会陷入更加贫困的陷阱。”产业空虚化初到三峡库区新建县市的人,往往都会为眼前的景象所兴奋:整洁而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簇新楼房,轰鸣作响的公路、码头工地现场……但据了解情况的有关人士告知,实际上,库区许多新建起来的县城人气并不旺,大多数商业店铺生意萧条。统计表明,2004年,三峡库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9.6%。这正是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空虚化的反映。所谓产业空虚化就是库区企业在搬迁后,要重新恢复原有产业要有一个过程,而且产业的恢复、发展与移民搬迁无法同步,这就形成了产业空虚化的问题。目前,产业空虚化已经产生了较大负面效应:工业占比大幅下降,农村经济停滞不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就业矛盾加剧,相当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贫困程度加深。据重庆市有关部门统计,万州区40万人,在企业重组和关停破产中的下岗失业人员达6万多人,纳入低保的约有10万人。来自人行宜昌市中心支行的专项调查显示,有5个原因导致了三峡库区经济的产业空虚化:政策限制和束缚。1992年前40年间,中央从严限制对三峡库区的投入,对红线以内地区一律不得进行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库区新上项目,不仅要符合政策,还要符合环保要求。移民搬迁工作的基本结束导致库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下降。三峡库区经济是典型的由移民投资拉动的“输血型”经济。但据统计,二期移民结束后,每年的移民投资占库区投资的比例已下降了80%左右。对移民和企业的搬迁损失,国家实行的是有限的补偿政策。再加上没有考虑到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计算,导致移民费用概算严重不足,移民迁建资金缺口很大。淹没区里的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关停并转,对原本就很脆弱的工业基础产生较大影响。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招商引资和农业的发展。虽然企业迁建给库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地方经济较快的发展,但产业空虚化问题仍不可避免地对正在改革中的地方金融机构产生了微妙的影响。秭归的呼唤秭归是一面镜子。在位于三峡大坝坝首的秭归县,移民的压力和产业空虚化的影子都可以找到。秭归县,面积2427平方公里,人口40万左右,既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县。2006年,秭归县经济发展较快: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同比增长16.8%;财政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28.2%。“统计表明,秭归县全县企业负债60%以上来源于银行贷款,农信社是支持库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间融资活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15%左右。”人行宜昌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科科长孔迅透露。然而,秭归县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减少当地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忧虑,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清林(人行秭归县支行行长):全县原先有126家小企业,能解决就业问题,移民迁建后,“全军覆没”。现在,全县只有旅游部门的效益较好。不过,县里的码头和公路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值得金融机构期待。王洪涛(农发行县支行副行长):秭归县农林牧副渔业都很分散,没有形成规模,都是个体作坊式。全县只有两家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虽然多,但大部分不能满足我们的支持条件。我们行近3年来没有投放过,只放过一笔2700万元的地方储备政策性贷款。我们首先要考虑风险。县担保公司资金规模小,满足不了需求。杜国杰(县农信联社风险管理部主任):三峡工程移民搬迁、企业迁建给农信社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全县3万多农户外迁,贷款全部收不回来了;企业淹毁、破产、销户等使我们联社损失了4900万元贷款本息。目前,县联社的主要困难就是包袱太重。我们的贷款以种养业为主,其他还有旅游服务、商贸、农民建房等。信贷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最大的问题。没有好的项目,使存、贷不同步。如到3月底,存款增加9000多万元,只贷出去800多万元。全县联社富余资金2亿元左右。赵万鹏(工行坝区支行副行长):秭归县管理水平高、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基本上没有。过去的企业即使不搬迁,99%也会死掉。向立秀(农行县支行副行长):过去126家县域企业中,103家都在农行开户。迁建后,上级认为,秭归县是高风险地区。农行如何支持“三农”,我们基层感到很迷茫。有几个问题:网点过去是18个,现在只有3个;人员过去是180人,现在是60人,怎么支持?企业规模小、投入产出低,达不到农行的信贷门槛,怎么办?责权利不对称,信贷授权受到限制,有一户不良,我们就要下岗,怎么办?李作富(建行县支行副行长):秭归县都是小企业。现在,我们对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和个体户贷款一律实行抵押。我们只有推荐权,报分行审批。历史的责任2007年,三峡库区金融机构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公路、港口、市政设施、电力、电网、生态治理、移民扶持、农业产业化、旅游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一大批政府项目将进行建设。如今年将开工的秭归县58公里翻坝公路建设项目,周期两年,总投资37亿元,农行独家授信。该项目建成后,将打通长江航道,改变目前的“水陆水”翻坝转运的困难局面,使秭归成为一个大的物流集散地和建设平台,有力拉动库区经济的发展。未来5年,由于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及湖北省、重庆市的财政资金和国内外企业的资金投入,保守估计,仅流入库区的财政资金、企业资金就能达到1300亿元。这为库区商业银行开展负债业务提供了契机。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的担保融资公司即将组建,库区经济中存在的大量的中小企业,其“担保难”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新项目建设的开展和大量资金的进入将加快库区经济的发展,使库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提升消费能力,为库区商业银行今后发展个人消费、住房贷款等带来机遇。让库区经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这无疑是库区金融机构在“十一五”时期的历史责任。库区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中央银行的密切关注。早在2005年11月,在由人行重庆营管部与重庆市政府举办的“三峡库区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表示,各金融机构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建设的扶持力度,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解决库区经济产业空虚化的问题,中央银行已经采取了实际措施,减轻库区农信社的沉重历史包袱。今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三峡重庆库区农信社获得央行再贷款7.43亿元。这笔贷款专门用于解决库区农信社因淹没、搬迁而造成的贷款损失。除央行的资金支持外,人民银行驻库区地方金融机构也提出了有关金融扶持的建议:加快库区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应降低国内外金融机构进入库区的门槛,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保护外来投资,加大国内发达省份对库区经济的对口支援力度。成立专门为库区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可由中央有关部门与湖北省、重庆市政府、三峡开发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三峡发展银行。同时,加快组建库区农村合作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应考虑到库区经济的特殊性,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如制定灵活的评级授信标准,简化贷款流程,适当赋予县级支行一定的贷款审批权。国家应继续给与政策支持。至今,仍有符合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的剥离核销贷款长期未被批准,严重挫伤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如农发行秭归县支行发放的县面粉集团公司贷款2054.5万元,既符合有关文件精神,也被纳入了三峡库区剥离核销企业名单,手续齐全。农发行曾于2001年、2003年两次上报,但至今也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复。[][41]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