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政府在“黄金周”上是什么价值取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2:30 中国经济时报

  ■刘以宾

  《人民日报》以“黄金周长假价值取向悄然改变”为题发表长篇报道,尽列“价值取向改变”的各种表现,例如新型旅游方式渐受青睐、“维权加就业”主题凸显、对“休闲品质”进一步关注、“休息自主权”意识觉醒等等。不难看出,大部分价值取向之改变均表现在百姓一方,于是延伸出一个很有必要的话题:政府在“黄金周”问题上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

  自2000年国庆节始在全国推出黄金周休假制度,当时政府的价值取向十分明确,即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时至今日,这种价值取向似乎一点也没有改变。《北京晨报》报道: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在全国假日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三个黄金周长假确实存在弊端,无论怎样调整,目前的法定假日不会减少。”其理由也直言不讳:刚结束的“五一”黄金周,旅游收入达736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印证了黄金周旅游发展潜能巨大……

  一种制度的实行或许有多个效应,一种行为的采取或许有多个目的。然而,必有一个是主要的,它体现制度或行为本身的宗旨和价值取向。也许在2000年国庆节之前,百姓就萌生了长假出行的愿望,但不会有任何人把出行的目的定位在“扩大内需”上;显然,制度设计者也不是基于对百姓意愿的尊重才创造出了“黄金周”。旅游固然能刺激经济,经济发展固然对所有社会成员有益,但政府首先是百姓的政府,在政府利益、百姓休假出行利益、经济发展三者关系上,处在主导地位的政府假如把黄金周毫不掩饰地定位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岂不是从制度设计的那一刻起就已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偏差乃至“异化”的问题?

  休假就是休假,休假的本义几乎连小学生都清楚,而之所以设计“黄金周”不为别的,仅仅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休假。至于刺激消费、带动旅游经济,只能是一种客观结果。如今各方都在强调“以人为本”,政府在设计休假制度时当然也应注重此项原则。何为“以人为本”呢?笔者最赞成的一种解释是“以人为目的”。假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倒成了黄金周首要的、真正的目的,那么借助于制度驱赶百姓“蜂拥”式出游便成了不折不扣的手段。这种目的与手段的易位,其背后又隐藏着多少负面的社会意义呢?

  黄金周的“黄金”属性只能主要体现在百姓休假出游方面,而不能异化为旅游景点、餐饮业宾馆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借此获取高额利润的“黄金”机会,以及地方政府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黄金”途径。百姓在黄金周休假上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改变,无疑是可喜的,起码可视为消费渐趋成熟的表现。问题在于,百姓的改变并非提升黄金周质量乃至还“黄金周”本来意义的关键,重要的是政府价值取向的改变。既然是全国通行的休假制度甚至被上升到“法定”高度,所有企事业单位均需无条件执行。公众行为首先为制度所制约、所驱使,制度不改善,纵然弊端再大,纵然出行者“休闲品质”降至再低,下一个黄金周依然会有更多的人“痛并快乐着”蜂拥出游。

  既然几百亿的旅游收入是黄金周设计者的兴奋点以及该项制度的主要支撑,那么旅游收入的可能减少,则是打破黄金周、实行分时度假的最大障碍。其实,账应该这样算:假如说今年“五一”实现的736亿旅游收入中,包含着借机涨价获得的超额利润,那么,黄金周被打破后则意味着旅游资源的配置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正常和平衡,进而意味着“损失”掉的仅仅是那部分超额利润。旅游需求渐旺乃大势所趋,当人们的出行质量得以提升,更多人的旅游潜在需求将更充分地被释放,正常的旅游收入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大大增加。虽然黄金周期间涨价以及商家的超额利润系市场供求规律使然,但毕竟是制度设计的不科学、不合理为其创造的机会,站在“公平”的角度,任何的不合理都应被置于改善乃至彻底改变之列,这无疑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