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本土:低端置之不理让对手越卖越亏;高端借势,让它走不动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 15:00 中国经营报

  李晓蕾

  尽管“五一”前夕上游面板的突然提价令液晶电视遭遇到不小的降价阻力,但已尝到价格战甜头的日韩企业,仍在最后关头引爆战火,继续反噬国产彩电空间。

  这一轮的降价主力,则被锁定于面板价格仍有小幅下跌的42英寸以上大屏幕液晶。

  最后关头战火猝然引爆

  4月25日,离“黄金周”五天时间,液晶第一巨头夏普终于实质性开打,向家电连锁渠道发出调价函——两款46英寸液晶零售价即日起被分别下调1500元和3000元,在5月7日前若有新的调价还将获得差额补偿,一款52英寸液晶则赠送价值7000元的32英寸液晶。

  一直将夏普视为液晶彩电领域最大竞争对手的索尼迅速跟进,一款52英寸液晶从68990元直降到49999元。同时进行价格“放水”的还有东芝和三星,前者新推出的A3000系列在42英寸以上的大屏销售上提供了极具

竞争力的价格,后者更执行了降幅最高达近万元的雪崩行动。

  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卖场的信息亦进一步证实,部分外资品牌50英寸级别的液晶电视在“五一”期间,从3万多元的主流价位下跌到2万多元——与同档次国产液晶价格极为贴近。

  “日本总部对我们中国公司的最新指示,是要展开全面抢占市场份额的行动,并为此特别放权可采取灵活价格策略。”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挺庆向记者如是透露。这也正是令三星、索尼乃至东芝等外资品牌一再主动放下身段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部分外资厂家采用其他技术制造的电视新品,如

等离子正冲击至70英寸的尺寸“极限”,令大屏幕液晶面临了更为紧迫的降价压力——比如索尼新上市的60英寸和70英寸SXRD电视(液晶背投技术)售价仅为44990元和89990元,大大低于相同尺寸液晶电视。

  而来自家电连锁的推力同样不能小觑。经过去年“十一”、今年“春节”的两次大型演练,家电连锁们已越来越意识到,只要能说服某大牌外资领衔跳水,则随后的促销大单谈判将变得格外轻松容易。因为在获知领军企业的促销力度后,其他同业厂家便会自动形成循环竞争,自觉加大节前产品的投放力度——先是外资的集体降价,后是本土的全线跟进。

  于是这个“五一”,已能娴熟运用这一技巧策略的家电连锁自要故技重施。记者从线报获悉,早在4月中旬上游面板刚刚提价时,苏宁华北地区执行总裁范志军就已密赴上海,与夏普林挺庆谈定液晶采购大单。背靠百思买的五星电器更底气十足地放言称:“如果一些品牌在价格上一直高调,不能贴近消费者,则可能会考虑撤柜!”

  影子跟随模拟田忌赛马

  然而这个“五一”,外资的集体降价并未再度引发本土的全线跟进。“黄金周”期间,记者在家电连锁卖场发现,尽管外资品牌的部分型号已与国产品牌仅存10%左右的差价,但亦同时有着不少卖到20000多元甚至30000多元的“中外大差距”产品;而国产品牌也并未再次进行“喊打喊杀”的价格撕扯,只是零星进行了部分产品的价格调整。

  “这是因为经历了近四轮‘黄金周’价格战后,本土品牌已经完全参透了外资品牌的操盘策略。”在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丹看来,外资彩电们近一年多来连续数次采用的,均是与手机一样的运作手法,即“高端极贵、低端极贱”,从而得以一边压制着国产品牌无法抬价获得正常利润,另一边却又可依靠卖高端品的利润所得来支持弥补其特价产品的损失。

  而大多同时经历了手机业全盘溃败的国产彩电企业,自是不会希望重蹈覆辙。

  于是今年“五一”的家电卖场内,国产品牌只是有如影子般,以大约70%的距离,不远不近地跟随着外资高端利润产品进行定价。比如三星、索尼的40英寸全高清产品卖到大约2万元,同一尺寸、品级的国产品牌即全线定位于1万元~1.3万元——以期更多消费者能将天平倾向于后者。

  “我们就是要对洋品牌试图进行压价的低端产品置之不理,只集中全力打掉对方在成本价上至少加价80%甚至2~3倍的利润型产品。”康佳刘丹进一步解读,国产品牌在这个“五一”普遍为自己在成本价上预留出了20%的利润空间——“这样既保证了自己不亏,又能有效让洋品牌的高端产品走不动量,卖出的全是会令它亏损的产品;进而使之继续价格拼杀的动力不足,胆量也不足!”

  与此同时,面对索尼、三星等外资品牌不过两三条全高清产品线的“弱点”,国产品牌还充分发挥起了自身产品线充足的特质。在4月的一轮集中性新品发布后,TCL、创维、康佳、长虹的全高清产品,均已达到4个系列以上。而仅从TCL日前发布的最新产品炫律M61上即可发现,“高清、可录、时间转换、多媒体、音响下置、底座白晶悬浮”等一系列外资品牌能开发出的当今液晶电视最时髦、最高级的元素,均已可被一家国产品牌即全盘搞定,从而得以将“田忌赛马”般的竞争策略进一步延展。

  联手抗外结盟渲染力量

  令本土品牌终于开始摒弃低层次、单一的价格竞争,转身进入系统反攻战,是因为外资品牌已切实在一级城市取得优势地位,而国产彩电则集体失势。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赛诺市场研究公司于4月24日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液晶电视外资品牌销售量占有率已回升至40%,销售额更突破了50%;其中三星、飞利浦、索尼、东芝均已进入TOP10之列,三星还强势升至第三位。“而去年TOP10中,还根本没有外资身影。”赛诺AV部研究总监盛哲认为,国产品牌如何反攻,关系到仅存的48%市场份额,能否保住。

  而在国产彩电阵营内部,这样一种比喻也已愈发流传广泛——“我们是群狼,外资是饿虎”;如果“群狼”再不联合,只怕早晚会被“饿虎”逐一咬死,最后惨遭收购。

  于是4月18日,康佳、长虹、TCL、创维四家企业宣布结盟,共同承诺对4月20日起购买平板的消费者,特增“显示屏3年质保”。“我们希望通过联手行动为普遍将服务外包的外资品牌再设一个门槛!”几大彩电掌门认为,服务网络和质量跟不上的对手,将肯定无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仅过5天,上述4巨头与海信、厦华、海尔、

上广电、新科、夏新这10家本土彩电企业各出资10%组建的深圳市中彩联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将“结盟运动”直接延伸到了国外,期望通过抱团谈判及建设专利池来应对美国ATSC标准委员会的专利费。

  前一行动被业界普遍看好,后者却因国内彩电企业惯于单打独斗、彼此间存在明显实力差距,及专利池中具冲抵能力专利不多,而更多遭到质疑。但这毕竟仍反应了本土彩电通过合作回归领先地位的梦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