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安徽综合竞争力排名下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需形成合力 ■本报记者王永群 安徽对于外界而言,最基本的印象是经济正在快速回升。中部崛起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安徽丰富的能源原材料为其快速突破提供了能量来源,融入长三角、东向发展,向第一方队攀升。区位优势、科技、人力资源与较低的综合商务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对接的空间。而中国社科院新近发布的蓝皮书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十个省市区,排位下降的有八个省市区,降幅最大的为安徽省,下降六位。 今年3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向社会公布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安徽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中,安徽排名中部第二,与2004年相比较,2005年安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位没有变化,说明其可持续发展在中部较具潜质,也显示其可持续发展比较平稳。 从公布的数据分析,安徽此次排位大幅下降主要缘于下降性指标所占比重较大,有些跌幅处于全国前列,如“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2004年与2005年相比,降幅分别达22.4、11.8个百分点,跌落幅度居全国首位;同时,影响综合排名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增长率”下降幅度也分别达2.2、6.7个百分点;此外,“地方财政收入年递增率”、“财政支出年递增率”、“税收收入年递增率”也分别由2004年的24.3%、20.7%、19.7%下降到2005年的21.7%、16.4%、15.5%,平均降幅接近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由于安徽在本评价期内受指标下降幅度较大等因素的综合拖累,直接导致了其综合排名由中游区跌至下游区。 拥有明显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安徽,其综合竞争力大幅下降,对安徽来说无疑是一件尴尬的事情。事实上,从数据看,主要答案“蓝皮书”已经给出,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需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竞争力“三力”共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都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安徽差就差在这一点。 在2007年1月安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安徽省省长王金山也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安徽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传统行业盈利能力减弱与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并存,资源性产业比重偏大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现象同时存在,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骨干企业数量不多而中小企业发展又不足,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另外政府自身在效能建设方面也有待提速。 客观分析,这些问题并不是安徽独有。从包括安徽在内的大部分省份来看,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者之间普遍发展不够平衡和协调,不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产业失衡、区域内不平衡的状况也不是安徽特有的现象,包括排位位居三甲的沪京粤也都无法回避,只是在中西部表现比较突出而已。但是安徽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安徽“十一五”规划明确将“工业强省”作为一项战略排在第一位。事实上,从制定安徽“十一五”规划开始,官方这些年也出台多项措施,虽然到目前只是数量级的改善,并未深层次触及根本,但应该看到,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所依赖的产业经济,对安徽这样一个“家底薄”的省份来说,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只能寄望从量变到质变以求螺旋上升。 那么排序大幅下跌是否另有他因?“排名对安徽来说,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当然安徽应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安徽省社科院院长韦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排名没有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他认为一方面采取环比的方法是否准确还有待检验,另一方面,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客观省情,2003年安徽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损失严重,2004年快速发展,2005年基本上是平稳增长,但由于2004年快速发展,加上国家宏观调控,客观上出现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两种因素综合起来,用环比指标就表现出下降幅度偏大。“短时间测量并不能反映全部,统计数据分析应该选取至少5年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年景,比如是否风调雨顺等。”韦伟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