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青年困惑:梦想与现实的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3日 08:56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黄睿报道

  当前,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青年人,在学业、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惑与困难已经超过了从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观、爱情观等。面对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青年人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如何应对人生的抉择?

  “象牙塔”与“社会大学”之惑

  “3年来,我本科时代的一些同学已经在各个媒体做得有声有色。而我,虽然踏踏实实地在学校里刻苦攻读了几部大部头的新闻学著作,但在写真正的新闻时,却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每当看着当年的同学10分钟就能写一个好几百字的消息,听着他们讲采访中的技巧,我都不禁暗自使劲晃晃脑袋,结果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我这3年都学了什么啊?”

  这是摘录自某著名高校新闻学专业一名研究生写给媒体的一封信。信中透露出她对在学校生活中追求知识与她的同学们忙着实习、找工作之间的困惑。大学生是专心于学业的修成还是应提早进入“社会大学”学习,已成为当前青年人面临的困惑抉择。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用人单位的要求也逐渐转向社会化,用人标准也不再只是在校成绩。

  现今用人单位用人标准日益社会化,使得很多大学生抛开学业,埋头于实习、找关系。同时,很多已工作的青年人却又感叹,自己如果当初在校期间能多学习专业知识,现在也不会又投身各类补习班。“象牙塔”与“社会大学”如同围城,两边的人都想到对方的“学校”多学些东西。然而,如何处理好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却是每个青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弱点,平衡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或许才是青年人消除困惑的惟一方法。

  爱情:“纯洁”与“功利”之惑

  张力(化名)是安徽某高校大四的学生,去年春节后北上进京成为“北漂一族”。心里惦念着刚谈恋爱不久的女朋友,3个月的实习期,他整整回了6趟合肥。朋友们都戏称,

铁道部该给张力办张月票!

  炫目的爱情背后最直接的付出是金钱。车费、电话卡、礼物,3个月下来,张力花了1.4万元。而他还是一个还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一些学生还将其列为“必修课”,大学校园中的爱情令人羡慕。然而,走出校园的青年人又因“功利”分手的也不在少数。爱情的纯洁性与“功利”性常让青年人感到困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聂振伟教授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交往困惑、适应困难、情绪动荡、性心理困扰4个大的方面。针对大学生由于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比例逐年增高的现状,在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方面都需要进行积极探索,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