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绿游”消费方案之——有机食品] 返璞归真的安全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2: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食谱里,有机食品的名字并不陌生。在食品安全警钟频频敲响的同时,那些绿色天然的有机食品给消费者及时地带来了返璞归真的安全感。但因为成本普遍偏高,价格高高在上,并非所有消费人群都可以承受。

  许多消费者甚至不了解有机食品到底是何方神圣。事实上,这是一种国际通称,从英文Organic Food(有机食品)直译过来,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这里所指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虽然在国内起步不久,但有机食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渐成气候。最新调查显示,大约有1/4的美国消费者每周都购买一次有机食品,比2000年增加了17%。英国是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有机食品消费国,2005年英国有机食品销售额达16亿英镑,10年前的数字是1亿英镑。这些都离不开有机食品爱好者的支持。

  我国的有机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目前还处于有机产品开发的初级阶段。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的有机食品意识渐渐萌芽,尤其在一些

食品安全呼声极高的大中城市里。2006年,绿色和平组织针对中国的有机食品消费人群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地做了一项调查,结论显示,消费者大多属于收入较高人士,家中有病人和小孩是驱动人们去消费有机食品的原因之一。价格方面,比普通食品高出3到4倍还能接受。与广州相比,上海和北京更愿意消费有机食品。与此同时,超市里星星点点地有机食品分布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专业的有机食品商铺纷纷进驻北京、上海、广州,有机食品正是其中的“主角”。

  “主角”之所以备受推崇,归功于它的高安全性。严格地讲,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食品,要严格控制生长环境和操作规程,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禁止辐照处理。生产源头质量关严格把控之后,在进入市场前,有机食品还要经过认证机构的严格考核,才能获得认证,加贴有机食品标识。

  层层把关之下,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一目了然,但其价值并非如此脉络清晰。记者在一有机食品商铺里看到,一袋小包装乌梅25元,一瓶

蜂蜜价格高达百元,鸡蛋一个1.8元,土豆每公斤12元左右……除了产品上的有机食品标签和销售人员的模糊介绍之外,外形看上去与普通食品相差无异。既看不到产品的生产环境,也弄不清产品到底有何特别之处,难怪消费者实在无法理解有机食品价格为何如此高高在上。

刘伊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