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对人不对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 02: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虽然教练技术还没有像“六西格玛”等管理工具那样被企业广泛应用,但目前正在形成一股新的管理热潮,并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利器。

  对于不少人来说,也许教练技术还是一个新名词,但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教练技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人不对事”的教练技术

  汇才资深导师李晓健用两个小游戏说明教练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请闭上眼睛,拿着一张纸,听指令:将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将右上角撕掉,最后对折一次,将左上角撕掉。

  完成教练的指令,当大家睁开眼看时,教练撕出一个漂亮的“8”,而在座的每个人手中的纸撕出的形状竟然各不相同。

  同一指令得出不同的结果。“同样的信息不同的对象会做不同的理解,在没有更多的提示和更完整的信息的情况下,沟通是会出现偏差的。”李晓健解释说,有一个公式是:表现=潜能-干扰。教练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提升“潜能”,降低“干扰”,最终达到提高“表现”。

  这个游戏同样说明,在管理活动中,如果没有一种明确的、尽可能量化的标准来检验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将是“千人千个样”,制度如同虚设。

  第二个游戏是,每个人面前摆放着一根吸管和一个土豆,李晓健要求大家用吸管插穿土豆。这时候,在场的每个人反应又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根本不可能;有的人说可以试试看;有的人立即开始慢慢用吸管去钻土豆……当有人把吸管用力插向土豆时,土豆一下子就被插穿了。

  李晓健说,这关键是个心态的问题,有时候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实际上是可能的。

  “有人问我汇才是搞什么的?我告诉他汇才就是搞‘人’的。”李晓健风趣地说,“因为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元素。”

  汇才的人本教练模式,是建立于以汉字“人”为基础而创的人本概念。李晓健说:“汉字‘人’的一撇一捺,分别象征人的知识、技能和心态、信念,一撇一捺需要相互支撑。人本概念强调:一个人应在知识、技能和心态、信念两方面平衡发展,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而企业也是一样,需从硬性的“系统管理”和软性的“人力资本”两方面着手,相辅相成,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知识方面的训练,而教练技术是要对人的素质进行培养。”李晓健说。

  “对事不对人”是很流行的说法,企业管理中发生了问题后也往往会按这个说法来解决。但同一个问题或错误在以后的工作流程上,依然重复出现,或复制到其他个案当中。究竟是什么导致问题一再出现?理由可以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源头就只有一个:人。

  人本教练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的是“对人不对事”。管理、策划、沟通等等,都无可避免的和“人”有关。如果无法正视“人”,也就无法发挥有效的运作。人本教练是一种新的管理观念,它颠覆了“对事不对人”的处理问题方式,提倡“对人不对事”,把问题的核心直接从“人”切入。

  “与其他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教练针对的不是管理制度、流程、生产设备,而是针对人的。更准确地说,是针对人的态度的。”汇才总裁黄荣华说。

  海外媒体曾发表报告称:对企业只采用培训与采用培训加教练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培训能增加22.4%的生产力;培训加教练能增加88%的生产力。

  颠覆传统管理理念

  也许你很忙,作为企业家、CEO、销售经理、人事经理……太多的职责、太多的工作,你感到力不从心,时间好像永远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学习教练技术?

  其实,正因为你忙、你累,你才需要学习教练技术。

  你忙、你累,是因为你承担了本该是你下属的工作,因为你觉得他们没法办好,你只能自己做,越是这样,下属就越不能把工作做好,你就越忙,越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要跳出这一循环,最好的办法是将教练技术引进你的管理工作。

  这虽说是教练技术培训机构的宣传,但很能说明教练技术的实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顾客到商场退货,售货员可能会考虑商场利益受损,进而自身利益受损,而不肯退货;事态可能闹到中层管理者那里,他们也可能有同样的考虑。但商场的老板更多的是考虑商场的信誉。事实上,一般这样的问题最终闹到老板那里,问题都会解决,但商场的信誉已经受到了损失。

  老板不拍板谁也不敢解决问题,这是企业普遍的弊病,但问题全部积压在老板那里,由领导层决策,就可能对市场、对许多变化的反应跟不上节奏,反而会错失良机。让所有员工自信地发挥能力、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绩效,已成为管理者的当务之急。但如果售货员最早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可能中层会处理这个售货员,因为中层也未必理解企业的目标。

  这样的问题重要吗?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所有问题都要老板亲自处理,企业对问题反应速度肯定很慢。如果这个老板有1万个店,几万个员工呢?老板又如何去与每个员工沟通?

  这个例子中也许只是企业信誉受损,一旦出现了有毒食品等更严重的企业危机,反应速度慢,对企业可能是致命的。

  采用教练技术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充分发挥企业中每个人的创意和潜能,使企业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企业都设立了人力资源部,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善加运用,资源也成不了生产力。教练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教练技术作为激发人的软件,通过激发企业中的人的潜能和创意,去启动、强化各种管理制度、流程、策略等硬件,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使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达到成就非凡企业的目标。在这个过程里中,教练技术就是要让管理人员和管理团队在思维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使得他们在企业的范围里面成为一个更有力的思考者。

  “教练技术某种程度上正满足了这种需要,因此被看作是激励管理者和员工潜能、提高效率的技术。”梁立邦说。

  据美国调查显示,在所有实行“教练”制度的公司中,其中77%认为,采取有系统的教练技术能够减低职员的流失率及改善整体的表现。

  运用过教练技术的乐百氏集团主席何伯权说:“教练员工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因为教练能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给企业带来长远的效益。”

  “我们需要的是把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变成智力资源、创造性资源。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如果仅仅是体力资源的话,这个资源的优势很快会丧失,我们永远会处在一个被人支配的地位,拿别人的订单。”黄荣华说。

姚 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