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图文]安徽积极应对欧盟茶叶新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02:3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图文]安徽积极应对欧盟茶叶新规

  欧盟升级茶叶进口门槛,使安徽省茶叶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欧盟茶叶委员会(ETC)最近公布了欧盟及德国茶叶新农药残留标准,这对占全国出口欧盟茶叶总量1/3的安徽省茶叶来说,无疑面临着新的考验。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商,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董事长李念华胸有成竹地表示:“我们早已未雨绸缪,安徽出口到欧盟的茶叶份额不会因此受到明显冲击,我们计划在今明两年内将现有的有机茶叶基地扩大升级,以此应对新的门槛。”他说,去年,该公司共出口茶叶1.6万吨,占整个安徽茶叶出口量的70%,出口额达2600万美元,在全国茶叶出口企业中名列第三。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6个基地及1.3万多公顷以有机茶、无公害和低残留茶为主的茶园,茶叶出口符合欧盟标准。

  欧盟升级茶叶进口门槛,其实计划已久。早在2005年8月1日,新的欧盟茶叶农残检测标准就已提前向世人公布,并定于2006年8月1日为最后期限。欧盟茶叶农残检测新标准对进口茶叶的检验项目从原先的193项增加到210项,其中,对茶叶中硫丹的限量从原来的30mg/kg改为0.01mg/kg。该新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就使中国茶叶出口遭受到了重创。以广东省为例,在新标准公布后的两个月内,该省出口欧盟的茶叶量锐减了九成以上。安徽省历来是全国最主要的产茶区与茶叶出口大省,产值占到全国的1/3左右。在去年欧盟以及日本、美国、

澳大利亚等国实施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后,安徽省的茶叶出口量迅速下降,众多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面临农残之痛。2006年,安徽省茶叶出口仅1.3万吨,降幅达7.2%。

  据悉,此次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的新标准增加了啶虫咪等10个农残项目,并更新了其他10个农残项目的新限量。更新后的欧盟及德国农残项目共计227项,其中207个项目的标准限量为目前仪器最低检测底线,占91.2%。经初步分析,新增加的农残项目中对我国茶叶影响最大的为啶虫咪。啶虫咪作为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强、杀虫谱广、作用速度快等特点,在茶园中广泛使用。欧盟规定啶虫咪的限量标准为0.1mg/kg,为仪器最低检测限量。此外,对我国茶叶影响较大的还有敌敌畏、甲胺磷、氯菊酯、三唑磷等。其中,敌敌畏残留限量从0.1mg/kg提高到0.02mg/kg,甲胺磷残留限量从0.1mg/kg提高到0.02mg/kg,氯菊酯残留限量从2mg/kg提高到0.1mg/kg,三唑磷残留限量从0.05mg/kg提高到0.02mg/kg,这4个农残项目限量均为仪器最低检测限量。

  “随着全球茶叶市场对规模化、健康型、高附加值等要求的日益提高,欧盟、日本等国对我国茶叶进口的门槛也在逐步提升。需要各方共同重视应对解决。”安徽省茶叶协会秘书长李力强呼吁:“由于产业化程度较低,我国茶叶生产缺少‘从土地到茶杯’的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标准监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走综合防治之路,同时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为适应欧盟对进口茶叶越来越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目前,安徽省有关部门已经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严禁在出口茶园基地使用含硫丹农药;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溯源管理,确保出口产品质量达标等等。同时,安徽省还利用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发起并资助的PPP(公—私—合作)项目,在茶叶主产区先后开展了茶叶质量管理系列培训,并邀请德国专家和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专家,讲授欧盟茶叶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及质量监控手段,帮助茶叶种植者、生产者和加工商等,积极寻求应对欧盟茶叶检验法规对安徽省茶叶出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相关措施,维护茶农利益,帮助茶农增收,全面推进安徽茶叶生产技术创新和质量体系建设。

范竹标 郭 明 王 嘉 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