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巨亏6.1亿美元或使AMD“断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00:31 北京商报

  AMD亏损实际上已经是所有人预料之中的事了。

  美国时间上周五,AMD发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AMD营收12.33亿美元,运营亏损5.04亿美元,净亏损6.11亿美元。这一业绩与其2006年同期的销售收入13.32亿美元相比,减少了0.99亿美元,同比下滑7%。而两天前,英特尔也刚刚发布了其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收入达89亿美元,净收入16亿美元,同比上涨19%。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AMD发布去年第四季度财报之前,董事会就给股市打了预防针,让投资者降低预期,股票应声大跌11%。不过好在最后还略微盈利。不过,这种非常罕见的“自我唱衰”行为确实让人感觉到一度风光无限的AMD开始走下坡路了。

  瓶颈:现金和产能

  显然,亏损并不是最要命的,雪上加霜的是,昨日,投资公司FBR的分析师克里斯·卡索表示,由于第一季度出现巨额亏损,而且市场份额持续下滑,AMD将于未来两个季度内用完现有的现金。这一预言代表投资者对AMD的信心渐失,至少是持观望态度。

  实际上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已不是一家之言了。在此之前就有美林

证券的分析师表示,AMD今年财政情况不佳,资金异常紧缺,可能存在现金流危机。根据美林证券估计,AMD至少需要10亿美元才可能渡过难关。而AMD去年收购ATI已经花掉50亿美元,而被计入第一季度报表的只有1.3亿美元。

  美林证券表示AMD因此在下半年的借债数量将上升。而AMD在今年上半年的两次降幅接近50%的大降价,也是导致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目前AMD一个季度的营收还赶不上英特尔一个季度的利润。AMD从规模上还不是英特尔的对手,如果把有限的资源还分散在收购ATI这样的事件上,对AMD的前景将会是负面影响。”

半导体分析师赵亚洲对记者表示。

  另外对AMD影响巨大的是其产能问题。由于AMD主要生产工作都是在德国完成,“这里成本高昂,难以降低成本。”来自IDC的分析师威廉金对记者表示。

  未来:争夺高端市场

  据悉,AMD已经制作完成了一批45nm原生4核设计的代号为“上海”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共拥有6MB L3缓存。不过“上海”处理器要实现量产至少要等到2008年下半年。据称采用45nm工艺之后的最大好处就是,AMD可以将处理器主频继续向3.0GHz以上推进。

  问题在于,根据英特尔预计,“在AMD首款四核处理器上市前,英特尔能够卖出100万块四核处理器”——这对于AMD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在2008年,英特尔会推出新品来加剧处理器市场的竞争。

  有业内人士表示,AMD可以在不更换工厂的前提下实现向45nm的过渡。因此当前AMD在德国德累斯顿的主力工厂将在2008年拥有1条生产线来生产45nm处理器。但问题是本身AMD的产能就不足,如果改造德累斯顿工厂,势必影响其在未来中端产品的供应量。

  那么,AMD未来能否走出困境呢?美国科技研究公司分析师道格·弗里德曼认为:“英特尔用了4年时间才在处理器技术上赶上AMD。那么,我们认为,AMD需要至少12个月才能推出与英特尔抗衡的45纳米产品,而要恢复失去的市场份额,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记者手记

  保卫AMD

  说到AMD,就不得不提英特尔。在经历了去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下滑后,英特尔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又回升至80.2%,增加了4.5个百分点。这对AMD来说,确实是个令人沮丧的数字。

  有人说,AMD收购ATI是个错误,有人说AMD在海外产能不足是最大的瓶颈。但是无论怎么分析,AMD所面临的困境已经形成,同时还可能在未来的几个财季里继续恶化下去。

  这本是一个自然的经济事件。一系列的战略错误,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解决都让AMD走到了今天这步田地。为何还要提出“保卫AMD”这样的非经济因素的口号?

  其实仔细想想,在AMD最风光的几个财季里面,是芯片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被AMD蚕食并步步紧逼的英特尔才开始发力。如果没有AMD率先打响“双核”CPU大战的第一枪,或许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有“4核”这个名词,或许我们就不曾在英特尔的技术峰会上见识80核CPU,每秒2万亿次计算的科技“奇迹”。在AMD最好的时光中,实际上也是芯片业最好的时光。重新回到80%以上市场份额的英特尔,是否还会以“摩尔定律”的研发速度打掩护这还很难说。惟一可以肯定的是,80%离“垄断”两个敏感字眼已经不远了。所以说保卫AMD,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保卫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市场。

 罗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