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欧航权谈判进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 21:57 中国经营报

  中欧“航权自由化”的背后是日益增长的贸易量,以及对航空运输、制造、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中欧航权谈判由来已久。

  第一阶段:1999年前

  1998年中国民航总局曾以增加中方空运企业的第五种航权作为条件,同意欧洲各民航当局的增班要求。1999年,中美、中欧分别进行航权谈判。

  第二阶段:2002年

  这一阶段谈判的核心是中国—欧洲航权的全面自由化。为达到这一目的,欧盟成员国不遗余力地主张“第三国代号共享”,企图分阶段实现中欧航权的“放松管制”。

  2002年9月以中德第一轮航权谈判为标志,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政府民航会谈拉开序幕。2002年至2003年两年间,中国分别与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

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新民航协议的谈判。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6月,中国民航总局与英国在上海签署了新中英航空服务协议的合作备忘录。10月,欧盟东扩,欧盟新成员国原先与第三方签订的航空协议一律不再有效,而要以整个欧盟对外签订的协议为准。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签署的16个航权协议无效。

  2005年6月29日,中国民航总局与欧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在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进一步开展民航领域合作对话的意愿。至今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双边

航空运输协定仍在谈判中。

中国经营报记者:徐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