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反思海南香蕉遭遇人祸事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孟小林中国新闻社记者关向东 自3月20日开始,中国香蕉主产地之一的海南省遭遇了一场人祸,这场人祸比往常的天灾更让广大蕉农和地方政府揪心。 事件缘起于3月13日广州一家媒体发表的名为《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文章称,广州香蕉大面积感染巴拿马病毒,几年内就会灭绝,这种病毒被称为“香蕉癌症”。3月21日,又一家媒体发布消息称“香蕉等12种水果有毒残余,有致癌物残余,成了毒水果”。这两篇文章先后刊登后,许多网站转载,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蕉癌”谣言四起,很多人误以为吃香蕉会得癌症而拒绝购买。至此,海南香蕉销量急剧下降,价格猛跌。 在3月20日之前,海南省香蕉的田头收购价普遍约2.6元/公斤。按照常规,每年11月底到来年的5月底,海南香蕉收获占全年总量的70%左右,过往连续3年产地收购价格在每公斤2至3元。面对突如其来的“巴拿马病毒”冲击,海南香蕉价格出现不正常的大幅下跌现象。4月1日,在海南乐东县地头收购价格跌至1元/公斤至1.4元/公斤,澄迈县0.6元/公斤至1元/公斤,最低0.2元/公斤,收购商逐渐减少,后来几乎无人问津,特别是农民分散种植的香蕉销售难,大量成熟的香蕉不能外销。 2006年海南省种植香蕉69万亩,产量108万吨。据有关人士分析,如果每公斤香蕉降价2元,海南蕉农每天损失1700多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祸,从农业部、海南省政府,到海南各地的香蕉协会甚至普通消费者,对香蕉滞销的问题给与了强烈关注。 4月5日,海南省政府宣布,从4月6日至4月15日,对运输香蕉的过海车辆,按每车300元的标准实行紧急补贴。为加快香蕉运输车辆的出岛速度,海口港和粤海码头开辟香蕉运输车辆专门通道。开启全省冷库收购并冷藏成熟蕉果。4月7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就近期有关“香蕉巴拿马病”的传闻发布消息称,香蕉巴拿马病学名为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8日,农业部有关负责人紧急赶到海南进行调研。 同时,一批有责任感的专家纷纷出面平息谣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郑服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巴拿马病”是一种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俗称香蕉黄叶病。通常,患病的香蕉植株在结果前就已经死亡,即使能结果,其果实也很小,根本不能成为商品果。“巴拿马病”的病原生物根本不会扩展到香蕉的果皮,更不会到达果肉。同一所大学的姜子德教授介绍说,香蕉的“巴拿马”病对香蕉植物的生长有影响,但对人体是没有害的,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经过各方的努力,目前,海南省的香蕉价格整体上呈恢复性上涨趋势,但受运输费用过高的影响,局部香蕉价格依然走低。来自海南省农业厅信息中心的消息称,蕉价从3月15日起下跌,4月1日前地头收购价格一度跌到每斤0.2元。从4月5日起,蕉价开始以每天每斤5分钱的速度恢复。至4月13日下午,香蕉地头收购价格已恢复到每斤0.8元,回升幅度达83%,但与风波之前的每斤1元多的价格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谣言止于智者。持续了20多天的人祸给海南带来的不仅仅是香蕉生产的直接损失,有更多的失误和教训值得反思。 反思一:面对危机,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置能力尚待提高。 面对此次危机,海南省有关部门虽然在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澄清谣言,鼓励香蕉的生产和销售,但这些举措一直到香蕉的地头收购价格异常暴跌近半个月后才匆匆出台,暴露出政府主管部门处置危机的能力尚待提高。海南省农业厅市场处负责人表示,自3月15日至4月1日,全省种植香蕉户的损失大约为6000万元,之后虽然价格逐渐回升,但与事件发生前的价格相比,损失仍然很大。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出手救市,损失就能降到最低点。 据悉,这场风波在影响海南的同时,也影响了国内产蕉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有的地方跌到0.1元/公斤也卖不出去。因此,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灾害的防控和应急能力,已成海南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反思二:海南香蕉种植应尽快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目前海南的香蕉生产虽然有一些种植大户,但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蕉农们市场信息不灵,产量有限,销售渠道不畅,在与经销商的谈判中处于被动局面。在这次事件中,售价最低、损失最大的就是那些香蕉种植规模较小、势单力薄的农户。因此,海南在香蕉等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应该尽快实现产业化、集约化模式,做大做强,从整体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应推动农业保险,向农业种植生产户推广套期保值,以期货市场手段让农民避免损失。 反思三:媒体应该正确行使话语权,避免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 当时,有些农业专家向媒体提供所谓的信息称,广东3000多公顷的香蕉林患“癌”,且每年以20%的速度扩大感染面积,全国的主要香蕉产地也都发现此病,国产香蕉将面临全部死亡的命运,就有部分媒体公开发布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等片面信息,以此造成以讹传讹的被动局面。从事件本身看,有关专家与媒体均缺乏谨慎的态度,没料到后果的严重性,此次事件是对有关专家和媒体如何行使好话语权的最好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