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沈文具市场200亿油水外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08:07 沈阳网-沈阳今报

  

沈文具市场200亿油水外流

  今报讯(记者刘爽)4月14日,第99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在沈阳闭幕,在800多家参展企业中,沈阳企业只有十余家。专家介绍,沈阳文化用品市场每年200亿元的份额基本都被外地企业瓜分。

  三天实现交易额36亿

  4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第99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暨中国国际制笔文具博览会,吸引了得力、贝发、英雄等800多家知名文化用品企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0多家采购商,实现交易额36亿元。

  “一些参展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以上,产品出口一百多个国家。这次到沈阳,对沈阳文化市场的拉动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斌表示,一些企业将借此机会开拓沈阳市场,沈阳目前有三个文化用品集散地——小商品大世界、五爱市场、三好街,此次800家文化用品企业齐聚沈阳,对地区经济拉动作用是巨大的。

  参展沈企多是经销商

  北京2008奥运会文具独家供应商、历史上第一个赞助奥运的文具企业——贝发集团,借此次交易会正式将奥运文具产品登陆东北三省,并将在今年7月底前在辽宁境内开设百余个特许加盟终端。

  “我们的产品是从南方加工组装成品,再运往沈阳。”沈阳一参展公司人员表示,公司虽然设在沈阳,但加工零件和全部包装都是在南方进行的。

  “全国文化用品销售量每年在3000亿元以上,沈阳文化用品市场的需求每年也要达到200亿元左右。”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斌介绍,参加此次展会的沈阳企业在十余家左右,而且大多为经销代理商,制造企业很少,沈阳文化用品市场基本都被外地企业瓜分。

  文具市场面临大洗牌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楚修齐介绍说,我国文化用品产区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带,沈阳是文化用品的销售区。

  文化用品属于制造小商品占有大市场,高等院校、公司企业市场需求几乎可以延伸到各个场所,需求越来越大。中国文具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而且在国际市场已经占有很大比重。

  文化用品制造商大多是小型企业,且民营企业占80%以上,像“英雄”这样的老字号品牌为数不多。从整个市场来看,生产工艺,技术设备都在向高科技、高质量方向转变,中小企业正面临被淘汰的局面。从销售前景来看,由于小文具制造企业基本饱和,而高科技的现代办公用品又十分走俏,在文具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用品市场将面临一个大洗牌的时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