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厂家商家较劲 空调价涨暗流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10:2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娜报道

  厂家声言成本提高要涨价,商家号称维护消费者利益要降价——4月的空调市场骤然闻到一股呛人的火药味。

  4月12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家电市场采访时了解到,尽管国美、苏宁、大中等北京家电大卖场已经打出各种降价促销的手段,但潜在的涨价暗潮一直在市场上涌动不已。

  经历了去年夏天的“空调价格博弈战”后,今年的空调市场刚刚开局就已经充满了火药味。厂家商家展开口水大战,消费者雾里看花。

  记者在一家北京大中电器卖场看到,“答谢顾客”、“降价促销”等内容的海报在各大品牌空调的展台前比比皆是。比如,海尔开展了限量促售返点活动,1匹的KFRDZ6、KFRDZ7型号空调特价分别为1699元和1820元,并享受“每百元返一元”的返点活动。美的空调也由原来2000余元下调至1899元的促销价。奥克斯、LG等品牌的空调在打着降价牌。

  同时,记者了解到,在苏宁电器的一些卖场,包括松下、LG、三星、三洋、大金、三菱重工等外资空调品牌与苏宁电器联手,以“降价”启动空调旺季市场。随后,11家国内主流空调厂家又与苏宁电器签订1.8亿元包销订单,声称将拉低市场均价15%至20%。

  而国美电器在上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2007空调联盟‘升降’行动”大会。国美宣布今年投入“150亿元空调采购大单”,“最大程度地”囤积了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的产品,将有效地抑制空调价格的上涨。为启动前期的空调市场,国美表示,将一次性投入30%的特别让利机型,短期内空调价格较上年同期将有5%至10%的降幅。

  从表面上看,空调市场是降声占主流,操纵终端的家电经销商们也展现出誓死保卫降价理念的决心。但从记者陆续的调查中发现,空调价格实际上已经在偷偷上涨。

  在位于北京中央电视塔附近的一家大中电器卖场,记者采访了正在选购家电的一些消费者。“本来想在夏季到来之前,选个空调会便宜些,谁知道比去年看的时候都贵。”北京市民王先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有同样感受的消费者不只王先生一个。记者随后在几家大的家电商场随机采访时也遇到多数消费者在埋怨空调价格。很多消费者都表示,今年的空调价格的确比去年高,尤其是2007年的新款空调,根本找不到低于2000元价位的,而这些新款空调都没有“特价”,部分新款机型的“推广价”也在2000元以上。

  空调厂家更是直接声称产品要涨价。一些空调厂家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空调价格实际上要比去年高出一成多,走高端路线和成本比往年偏高是其主要原因。针对商场降价促销的情况,一些知情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品牌拿出去年的旧款降价销售,实际上新品却在悄悄提价,而且降价的机器只是少数,整个市场价格格局是上涨的。因此,预计在五一黄金周到来后,空调价格会有所上涨。据了解,美的、海尔、松下、LG等厂家都表示,今年空调的整体价格肯定是会继续上升。即便涨幅不大、部分时段会出现震荡,但总体仍将是微升走势。

  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徐建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空调价格的话语权并不会因哪家企业喊出的声音早、嗓门大就归了哪一家,价格的决定权从来就毫不动摇地掌握在市场手里,由供求关系说了算。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实现产品涨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明涨”,即直接通过上调已有产品的价格;还有一种是调整产品供应结构,投放更多的高价新品,减少或严格控制低价机的入市比例,称之为“暗涨”。从市场表现来看,企业更多会通过“暗涨”的方式实现价格上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则认为,目前像海尔、美的这样的空调大厂商,产能规模化集中程度很高,产量颇高。他指出:“目前就是全球的空调都是中国人来做,那都是供过于求。”因此从长远看,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必定是会下降,特别是二三线品牌空调厂商更是会通过降价来抢占市场份额。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