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邯郸“四个一点”帮农家节能减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09:09 河北日报

  如何解决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难题?邯郸市形成"财政补一点、银行贷一点、部门帮一点、农户筹一点"投入机制

  本报讯(记者白增安、赵红梅)4月10日中午,走进临漳县柏鹤乡兵马寨村,“不见炊烟起,只闻饭飘香”,洁净的灶台,干净的院落,随处可见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正在指导村民挖沼气池的村党支部书记张有彪高兴地说:“政策调动积极性,各级政府大力扶持村里的沼气建设,形成了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群众建池的积极性可高了,俺们这个不足300户的村庄,目前已建高标准沼气池200多个。”

  据县农业局局长马福民介绍,2004年以来,他们县通过综合运用国家项目资金、县乡村补贴、小额贷款和农户“互帮户建”、“联户建池”以劳代资等多种筹资渠道,确保了全县沼气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目前,全县沼气池总量达到5.7万个,总投资9000万元。

  其实,一直以来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建设资金的缺乏,使群众想建池而不能建,庭院“四改”无条件。

  为破解资金难题,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2003年,邯郸市制定实施了《对困难农户建沼气池给予小额贷款财政贴息的实施办法》,规定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直接用于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补助,在积极倡导以农户投资为主的基础上,立足实际,采取政府补贴和小额贷款相结合,即政府通过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贴息的方法,利用小额贷款政策帮助贫困农户建设沼气池。除了市里采取政府贴息贷款政策外,各县(市、区)也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合理利用小额贷款政策,帮助农民筹集资金,解决沼气建设所需资金问题。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市共利用小额贷款9646.1万元,直接扶持农户6万多户。逐步形成并完善了“财政补一点、银行贷一点、部门帮一点、农户筹一点”投入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沼气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

  在兵马寨村村民刘香荣家,正在用沼气做饭的刘香荣高兴地对记者说:“俺家的沼气池三年前就建起来了,当时一建四改,标准最高,总共花了3000多元,俺自己就花了1000元,剩下的都是政府给的,这沼气做饭一年能省500多元的煤球钱,沼液给地里的桃树施肥,家里的环境卫生了,收入也提高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