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电网“卡脖子”成电力新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1:14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记者 严娟娟

  煤电果真是亲兄难弟。

  煤炭产地生产的煤,不能全部运送到煤炭需求旺盛区去,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供需平衡的一个瓶颈,而制造这个瓶颈的,便是运力不足。

  今年以来,随着地方小火电被整顿,电力巨头新建产能集中投放,2007年发电量不降反增,随之问题也出现了:电厂发出的电无法通过电网送到用户,而地处华南地区的用电大户珠江三角地区却再度暴出用电紧张的状况,电力正遭遇着与煤炭一样的困惑:“运力不足”的瓶颈。

  在中国国家电监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06年,我国电源投产规模巨大,电力供给能力呈现高速增长之势,年末发电总装机容量中,有1/6属于新投运机组。

  装机容量上升后,电力供给增长速度再次大幅超过电力的消费。去年年中,在国家“节能降耗”措施下,国内电力消费弹性曾回落到1.18。但年末又跃升至1.31,基本回复到2005年年末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电力供需不同步已经在企业生产中有所显现。2006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时间为5221小时,同比下降了203小时。

  2007年上半年乃至全年,我国的发电机组新增投产量将继续大幅度增加。据国金

证券分析预计,2007年上半年机组投产规模在3500万千瓦左右;而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4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全国电力新增容量将达9000—9500万千瓦。到年底,全国装机总容量有可能突破7亿千瓦。与此对应的是,据国金证券的预测,今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速将在12.7%左右,低于装机增速,这直接导致今年发电设备利用时间较去年进一步下降,预计下降幅度在4%左右。

  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4月6日也预计,2007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将进一步下降,发电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也印证了业内人士的分析。

  发电量充足,使缺电情况下掩盖电网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即出现电网“卡脖子”现象。

  更为糟糕的是,近日从广东省经贸委传出消息,随着气温的升高,该省二季度的用电负荷将会大幅攀升,全省电力供需形势将呈现严峻态势。加上包括岭澳核电、湛江奥里油发电厂等部分机组因故停运,恒运等电厂新增机组推迟投产,影响了电力供应。据测算,二季度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将突破300万千瓦,相当于广东省历史纪录最大缺口的一半。

  王野平表示,今年全国电力供应形势总体供需平衡,局部地区会出现季节性的、时段性的电力富余,有的地方也会出现局部限电,“主要是由于这几年在整个电力基本建设当中,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非常快,电网建设的速度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边是生产相对过剩,一边是需求得不到满足。至于如何解决目前的电网瓶颈,王野平表示,国家将采取加大电网建设的力度和电网改造的力度;加强需求侧管理,节能降耗;把高耗能的产业进一步压下来等措施来解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