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支红杏期待“出墙”——对质量职业资格考试冷热现状的再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04:16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国从2001年试行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制度,这是从源头上抓质量、把好厂门的重要举措。时过6年,目前全国已有59348人获得了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这些获证人员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这项制度的深入实施,一些企业或职能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本刊曾多次进行过相关报道和深入探究。日前,全国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刚刚截止,从报名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变化。记者日前再次深入基层,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希望能引起质量同仁的思考,使这朵“质量之花”香遍中国。——编者按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任静那样积极。

  3月22日上午10时,接到任静的电话,李培青哪儿也没敢去,今天质量专业资格考试报名审查工作已经结束了,而任静还要来“再报一个”。市人事局职改办的王科长会不会同意?

  作为河南省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科的科长,李培青告诉记者,几年来她都负责质量专业资格的报名工作,像这样“加塞儿”的事情很少见。

  “是有点悬。下午李科长陪我到市职改办‘通融’了一下,连夜又赶到了河南省质量管理协会,还好,总算报上了名。”任静说。

  这一边墙内开花不闻香

  李培青说任静总算让她感觉到了质量专业资格考试有点“香饽饽”的味道。几年来,每到一个企业,她都要宣传质量专业资格考试的事,“但总是事与愿违,香不出去。”

  “报名率逐年下降,这是香不出去的第一原因。”李培青介绍,2001年第一年报考质量专业资格,信阳市有240人参加,第二年就降到了80多人,以后每年维持在50~60人。

  从全国看,2001年考试是试点,报名人数10万人,2002年考试报名人数6.5万人,2003年考试报名人数5万人,以后每年维持在7万人左右。

  第二是通过率较低,这也挫伤了报考人员的积极性。从信阳市的情况看,每年的通过率只有10%。从全国的情况看,2001年的考试合格率只有18.5%,2002的合格率为28.93%,以后,每年维持在30%左右。

  任静说:“我到河南省质量管理协会,他们说全省的通过率在30%以上,其实那是平均数,像我们信阳属于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培训跟不上,通过率就自然低。”

  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李培青说他们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如每到报名前他们就上电视、上报纸宣传。自从2004年准许应届本科生报考后,他们甚至到大学去宣传。

  在招考的通知上,他们从2004年开始,将“鼓励”名牌企业、创名牌企业、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人员报考,也改为了对这些企业“要有一定比例质量人员获得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的要求。

  普遍的现象是,各地在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规划时,对企业质量人员持证情况也提出相应要求,以鼓励企业组织考前培训。

  实际的效果是:信阳市710万人口,2006年有58人报考,今年也就是60多人报考,报考人数不到全市人口的十万分之一。李培青着急:“‘

十一五’期间,信阳市提出了质量兴市战略,而按照这样的质量人才标准,质量兴市从何谈起?”

  那一边资格成为竞标砝码

  作为从源头抓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质量专业职业资格制度是培养质量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至今,全国已有59348人获得了质量专业职业资格。那么这些报考的人员都集中在哪些企业?

  “四个方面的企业积极。”李培青总结说。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积极,行业或领导重视的企业积极,有名牌产品和创名牌产品的企业积极,地方重点培育的规模企业积极。

  在离信阳市100多公里的固始县,记者换乘了3次车,才找到任静所在的固始兴龙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只有100多人的民营企业,偏居固始城关南郊,主要生产水利发电设备。任静在该公司任技术科长。

  “你们公司每年有多少人参加质量专业资格考试?”记者问。

  “我们公司去年才组建,每年都有1人参加考试。”任静说。

  许多民营小厂的员工根本不参加质量职业资格的考试,为什么你们那么积极?

  任静介绍,从2006年开始,按照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对生产中型以上产品的企业应具备1名质量工程师,生产超大型产品的企业应具备2名质量工程师。

  “我们厂虽小,但具备生产中型产品的能力,所以,我们一直鼓励员工参加质量专业资格考试。”任静说。

  除了行业的规范,同样还有来自市场竞争的要求。据任静介绍,在信阳市像他们这样的企业就有10多家,仅固始县就有3家,和兴龙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遥遥相对、地处北郊的固始水利机械厂,每年也有1~2人报考质量专业资格。这些企业的业务员会经常在投标现场碰头,客户往往会把是否拥有质量工程师当作选取中标企业的标准之一,而质量工程师也成了这些企业竞标的砝码。

  “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应该说还处在试行期,行业的互助作用是最大的,他们说一句抵得上我们说十句。”李培青深有感触地说,由于水利系统的推动,在每年的质量专业资格考试报名中,水工机械行业每年都是参考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

  同样有着积极性的是距离信阳市50公里的河南华英禽业集团公司,2005年,该公司熟食鸭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2005年至今,该公司每年的报考人数都是5人,是信阳市企业中报名人数最多的。

  从《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通则》规定中可以看出,申报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达到一定的数量,可给予满分10分,占质量保证能力总分的6.7%。地方名牌的评比也大都参照此标准执行。而且,质量人员持证(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是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的重要条件。李培青认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大助推了质量专业资格考试。

  “香饽饽”缘何“待字闺中”

  同样是职业资格考试,质量专业资格为何“香”不过律师职业资格考试?有人说是时间太短;也有人说是企业认识不够;还有人说是政府推行不力。

  比如按照规定,持证5年的中级质量工程师就可以参加高级专业资格考试,但由于我国推行初级、中级的考试才进入第7个年头,因此,在2006年,我国才开始进行高级质量专业资格考试的师资培训、大纲编制等工作。

  一位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的质量专业资格考试,从考试内容到考题的形式都参考了美国质量工程师考试的做法,7年的实践肯定有许多客观的不利因素,“而且,质量的意识同法律的意识一样,是逐步提高的。毕竟律师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20年。”这位人士说。

  作为2002年获得注册质量工程师的杨辉,目前在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在他看来,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职业资格的考试,30%的通过率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要使质量职业资格考试香起来,除了尽快推行高级质量专业资格考试,提高目前持证人员的积极性之外,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质量工程师在哪些岗位使用的问题。“正所谓‘师’出有名。”杨辉说。

  一是用其“师”才能“香”其名。本意是“一证多用”,通过质量专业资格考试的人都可以被聘为质量工程师;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2000年)都要求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要求凡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生产企业,在其关键质量岗位,必须配备具有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的质量人员。

  “关键质量岗位指哪些岗位?如何设置?这些都没有明确界定或强制要求。所以有些单位就没有再进行下一步的聘任工作,一些招聘单位也很少有专职质量工程师的岗位。”李培青说,至今,仍有不少获证人员持证“待字闺中”。

  二是有“师”名,无“师”职。比如有的单位虽然把获证人员聘为质量工程师,但并没有真正按照相应工程师的级别给予报酬,甚至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某些技术性事业单位如质量检验部门,也没有真正按照聘用后的专业技术职务给予待遇。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借鉴外国企业的做法。比较而言,外企一直将质量工程师视为“香饽饽”。据美国《质量进展》杂志200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名普通员工注册质量工程师后的年薪能净增5364美元。

  目前,在信阳市,一些外企对高级质量工程师开出的年薪是5万元人民币。杨辉介绍,2005年,美国质量专业资格考试“红杏出墙”,首次在中国开展美国质量专业资格考试。

  “国外开始抢滩中国质量人才市场,这对于加快中国质量专业资格考试、促进国际互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杨辉说。

  还有利好的消息,2006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一直在积极会同人事部出台有关文件,重点研究建立重要产品生产企业关键质量岗位注册质量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并进行试点。

杜 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