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文艺春秋》:如何纪念它的八十五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6:15 21世纪经济报道

  双向阅读

  ———细节里的中国与日本

  秦岚女士的文章,通过对《文艺春秋》85周年纪念特刊的介绍,不但让我们对日本社会的诸多层面有所了解:比如哪些人才是日本人心中的美人,他们如何看待历史和战争?又如何展望未来……更使我们看到了《文艺春秋》编辑们的用心,以及日本人的危机意识。陈喜儒先生的文章,记述了关根谦一家三代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展示了一种超越国境民族,世代相传的友情,令人感动。本乡和原口的文章,书写的是两位日本人对今日北京,乃至中国的一种印象。无论是原口对于三联书店和附近小吃店的细腻摹写,还是本乡对北京今昔以及北京与京都大阪的比较,都对我们很有启发。

  这四篇文章,两篇是中国人看日本,两篇是日本人看中国。都很“微观”,多是一些细节,但唯有细节,才更真实。

  阅读日本

  秦岚

  从来没有过念头要提笔介绍一期日本杂志,但这次不同。手边是从院外文阅览室破例借出的2007年第2期《文艺春秋》,是这本在日本鼎鼎大名的杂志创刊八十五周年纪念号。当年作家菊池宽创刊《文艺春秋》是在1923年,那还是日本大正年间。第一期创刊号正文只有28页。85年后这本杂志每期四五百页,已经成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杂志。按照逢五逢十为庆的习惯,这期纪念号应当是很早就开始策划并且一定颇有看点的。满怀期待缓缓打开两张折叠的目录,一条四张半大32K纸合成的长联展开了,宽银幕似的。那么,看一看《文艺春秋》的编辑们预备了什么样的蛋糕、播放的是何种音乐、点燃的是什么颜色的蜡烛、许下的是何种愿望?就是标题那句话:看看在日本,一本杂志是如何纪念自己八十五岁生日的?

  这期杂志最引人注目的,有四个大栏目。以下逐次作介绍。

  一个时代的美人,永远是那个时代的不倦的话题。这期杂志的美味蛋糕,主题就是美人。美人不希奇,街面报亭里,从来不缺少美人头杂志封面。但既然是“纪念号”中大谈美人,当然要做得有匠心。“纪念号”刊登的不是日本的哪一个美人,而是一个关于已经在18年前结束的“昭和时代”银屏美女的排行榜。这个排行榜中,有典雅美人、知性美人、艳丽、个性派、欧美风美人,有很多中国读者很陌生的人名,也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比如第一名的吉永小百合,40岁以上的人大都熟悉。前20名中排在最后的,是唱过《夜来香》这首歌的李香兰(日本名山口淑子)。有些意外的是,曾风靡1980年代的山口百惠,在榜上只排到13位。票数最集中的是有着努力、坚韧性格,做什么都全身心投入的昭和成长期代表女性吉永小百合。排在吉永小百合次位的是曾经在1939年主演了《上海陆战队》,战后引退的“永远的处女”原节子形象。她们身上寄托着昭和的审美和对昭和的怀旧。“昭和时代美人榜”栏目合彩页美人头像、对第一名吉永小百合的专访、各界名人对排入前五十名美人的回想文章于一炉,端出来煞是整齐好看,又不乏新鲜感。排行榜上的次序,是此前由《文艺春秋》的读者投票选出的。多维度的专辑和浩大的工程,可见出编辑们的“早有预谋”。

  说昭和,自然少不了战争。这一期《文艺春秋》刊载了梯久美子的《栗林中将的“最后冲锋”》。硫黄岛一战,是日军困兽犹斗的一战。这场战斗2万日军几尽全灭,最后生还者不及5%,美军死伤也不在少数。由梯久美子执笔的电影《硫黄岛》中,日军总指挥栗林中将,最后和士兵们一起冲锋而死。由于这部电影的放映,硫黄岛之战在日本一度成为中心话题。问题在电影放映后,有关栗林中将的死亡出现的不同说法。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因为已经失去胜利的可能性,栗林中将最后准备率部投降,结果被部下砍了头。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既有时任硫黄岛日军参谋的堀江孝芳的证言,又有美军方面关于当时留下的日本军官曾经一度来谈投降事宜的记录。梯久美子作品的主旨,当然是要维护和证明一个“冲锋到最后”的栗林神话。孰是孰非,真实的历史已经埋在时间的尘土下。但是,下面一段话,却反映了那位参谋做出证言的立场:“硫黄岛作战,绝不像当时大本营所发表的那样完美。内部有几多抗争、内纷,有误传的事实。这一切对外部和遗族原样发表是有问题的,但作为战史我认为有必要把当时的情况如实叙述出来。”一个60多年前的战场,有人要直面当时的生死,有人要给过去的伤疤涂上浓妆,生生死死是是非非已经是今天说不清楚的故事了。生日会上吹灭燃烧的蜡烛,意味着对过去的告别。如果把这期《文艺春秋》关于战争的上述专辑比作生日会的蜡烛,那么我们看得到,它尽管已被吹灭,但余烟犹在。

  自诩为“完全保存版”的“日本的亲子百人”这个栏目,奏响了生日会上一段东方式的回旋曲。“亲子”,指父母和孩子。在这个栏目里,《窗口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回忆去年去世的95岁的母亲,角川父子的话题中,分明看到角川书店的战后史。吉田建一回忆的是自己的父亲吉田茂和文人们的交往。作曲家谷川贤作的回忆别有味道。写他的父亲诗人谷川俊太郎浪漫一生:三次结婚,艳遇多多。映照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眼中的父亲,留下的是怎样的背影,颇值一读。关于自己的父母,人人都有说不尽的回忆,有关父母的话题,永远具有征服人心的力量。选择出这样的话题,并荟萃众多名人自叙的亲子故事于一本杂志,编辑们为做这期杂志,用心何等之深。

  生日会上吹灭蜡烛前,寿星老都少不了许下一个愿望。这期过生日的杂志,一定少不了说说未来。这期杂志开篇的第一个重头栏目说的就是十年后的日本。不过,“这个十年后”有些沉重。这是由《日本的论点》编辑部提出的一个“惊愕的预测”———十年之后的日本人,将面对一个贫富分化的社会,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们提问日本人:“你准备好了吗?”关于《日本的论点》编辑部,读者大概没有什么概念。实际上在日本的书店架上,每年都有一本厚厚的书,名字就叫《日本的论点》。这本书编辑的目的,是汇集日本人一年中于各方面的思想和动向于一处。编辑这本书的,就是《日本的论点》编辑部。战后60多年过去了。60多年来欧风美雨的吹打、1980年代以后渐次来自亚洲各国以及中国的挑战,都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变数。“高度成长”和“一亿中流”,在今天的日本成为过去的历史。细心人会看得出,日本社会今后将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而《日本的论点》编辑部秀才们的手段,在于从雇用、公司、收入、资产、教育、自治体、治安、灾害对策、医疗、结婚生育、老后生活等十一个层面把即将到来的充满激烈竞争的日本社会,做了全面的解剖。专辑最后说:“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日本社会。可怕的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形成的阶层的固定化。可怕的是当你意识到的时候,你已经很难从你所处的阶层挣脱出来。十年之后,你属于哪一个阶层?你的选择,就在你的眼前。”

  人们常说,日本人从来就富有危机意识,85岁的《文艺春秋》,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