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本土日化:并购不为他人做嫁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02:03 东方早报

  上周大宝从北京产权交易所摘牌后,市场传闻强生将“迎娶”大宝,如果这一传闻成真,那么意味着又一家本土日化品牌被外资收编。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议案中表示了担忧,她认为,从近年外资收购中国品牌来看,被并购的中国品牌并没有得以更好的发展,而多是任其自生自灭或者“雪藏”,中国众多优秀品牌正在逐渐消失。

  实际上,近年来外资屡次对本土日化展开收编行动,2003年底,欧莱雅全面收购小护士,2004年初,欧莱雅再次出击,将羽西品牌纳入麾下,2006年8月,强生和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大宝展开收购谈判,同时有信息表明,丝宝、雅倩等品牌也在外资收购的视野中。更早些时候,联合利华也采取租用的方式,成功地将“中华牙膏”成为联合利华旗下品牌。

  一位日化界的资深人士认为,“本土日化的优势之一在于产品拥有雄厚的市场基础,这或许是外资品牌重金收购本土日化的最主要原因。作为国有品牌,他们运用差异性了解国人的喜好,大部分的国内品牌把重心放在二三线市场,并且也在这些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本土日化品牌纳入外资企业麾下后,是否真的会遭遇“雪藏”的命运?

  羽西之道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联合利华与上海牙膏厂合作,租用中华牙膏品牌,初衷是为打响自己的品牌“洁诺”,但是,“中华”牙膏迅速获得了中国百姓的认可,销售量激增,联合利华的销售战略迅速予以调整,“洁诺”反而成为“中华牙膏”旗下品牌。

  2004年6月,欧莱雅抢在最大竞争对手宝洁之前,完成对羽西的收购,羽西是一个从中国起家的国际品牌,欧莱雅正是看中这一特质,希望能让羽西这个民族品牌抓住中国女性消费者的心,渐而走向国际。

  “欧莱雅集团最大的优势是研发,羽西在进入欧莱雅以后,能借助强大的研发力量进行拓展,而我们也要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重新找寻其合适的形象。”羽西品牌总经理蒋巧玲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

  2004年羽西被欧莱雅收购后,也曾引起了人们对本土日化命运的担心。两年过后,羽西被正式划归欧莱雅高档

化妆品部门,欧莱雅高层认为,这能给予羽西更好的发展空间。

  进入欧莱雅集团高档化妆品部门的羽西,在打造品牌内涵,提高公关和服务水平以及在高档百货商店渠道管理上具有很大优势。羽西仍然定位中高档市场,但在现有售价和销售网点的基础上,提供更优质服务,形成一种非常罕见而独特的经营模式。此外,羽西也为自己找到了新形象———走红国际T台的中国超模杜鹃,这个年轻、独立、自信的女孩,浑身散发着朝气蓬勃的魅力,举手投足间传递着羽西所要诠释的一切。

  在产品方面,羽西正在对产品、柜台进行重新设计,未来还将为羽西系列换上新包装。

  “进入高档化妆品部后,羽西将更专注于产品研发,对建立在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上的羽西实验室投入更多精力,”蒋巧玲表示,“目前羽西实验室已经是整个中国研发中心最活跃的力量。”

  喜忧参半

  但并非所有被外资收编的本土日化品牌都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记者了解到,不少曾经辉煌的本土品牌,在纳入外资麾下后,如今在市场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1994年,国内洗衣粉市场上风光无限的“

熊猫”在与宝洁合资7年后,潸然退下了洗衣粉市场的宝座,全国市场份额由10%-15%一落千丈。而“美加净”在租给联合利华后,年销量由1994年的6000万支下滑到2000年的2000万支。收购后被“雪藏”似乎成为了本土品牌的可怕梦魇。

  羽西和美加净作为当年中国本土的两个优势品牌,在被外资日化举头“收购”后,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羽西获得了新生,而美加净在沉寂10年后选择了“复出”。或许,并购后的雪藏甚至衰落都不完全是所有本土日化的最终宿命。

早报记者 王恒利 实习生 吴英燕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