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茶水“发炎”和衣帽取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 03: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下面这个故事,完全可以编入现代版的《天方夜谭》——日前,杭州几位记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假装患者,用一只崭新的玻璃杯泡了绿茶,并将茶水当作尿液的样本送检。 两天时间里,记者跑了10家医院,其中4家是民营医院,6家公立医院,6家公立医院里有4家是省级医院。都是用同一杯茶叶水做尿液样本,检测结果是:两家民营医院和两家省级医院茶叶水中没有被检出白细胞,另外6家医院不同程度的被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其中两家医院的化验单上显示,用显微镜也能看到白细胞。值得一提的是,5家医院给记者开了价格不菲的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

  茶水居然“发炎”?这个玩笑开大了。看来,真该给这几家

医院的医生颁发个什么“贡献奖”,因为他们能让茶水“发炎”!业内人士指出,“发炎”只是现象,本质却是卖药。据许多患者讲,现在的大夫更像旧社会里的“伙计”,个个都有察言观色、看人下菜碟的本领。不信?请听一位医生私下的友情建议:“到医院看病,您最好穿得寒酸些,因为医生会边看病边打量你的穿戴。如果看出你有钱,他们会开最贵的药。”这真是个辛酸的笑话。最近,有人总结出国内四大“灰色收入”,其中医疗系统名列榜首,被誉为“灰色收入最丰厚的行业”。在这个曾经纯洁如雪的领域,拿红包、吃回扣和走穴,已经到了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地步。普通患者看个病,特别是动手术,给主刀医生、帮忙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分别送红包,都是公开的秘密。至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医生,更是忙得跟“著名演员”似的,到“下边医院”转一次,进账几千元是家常便饭。吃药品回扣是另一种常见形式,临床医生几乎无人幸免。当然,这些负担会全部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人常说:“看病难,难于上青天。”
青藏铁路
通车后,天堑变通途,可看病照旧是老百姓翻不过去的“大山”。说穿了,就是因为不少医院的诊室已经沦为“药店”,而且是冷漠无情的“药店”。很多患者都有如下体验:到医院看病,犹如进入“车间”,一切都被程序化了。简单问诊——仪器检查——开药——走人。前辈提倡的“望闻问切”,早被抛到脑后。在解释其原因时,医生常常抱怨说:都是病人太多造成的。然而,群众是真正的“名医”。针对茶水“发炎”,杭州市民纷纷表态:这一事件折射出“以药养医”的体制之“病”,消除医院的趋利动机才是解决看病贵的根本。由此看来,茶水“发炎”的奇迹也就不难解释了,因为茶水的颜色是黄的,而金钱的颜色也是黄的!

  很明显,在诱惑面前,我们有些白衣天使“病”了,他们通常表现出的两大症状是“缺乏责任”和“惟利是图”。虽说不致病入膏肓,却也极其严重。记得一位前辈曾为临床医生出考题:在为患者诊断之前要做些什么?结果多数人的回答都“不及格”。其实,答案很简单——先把手焐热。可惜的是,焐热手在某些大夫那儿是个“高难度”动作,因为他们的心是冰凉的。给医疗单位治病,首先要取消其“灰色空间”,恢复医疗行业本来的颜色。其次,大力提倡医德,善待患者。要我说,只要医生做到不“宰”患者,认真诊治,我们应该向医生答谢才对。而且用不着提倡,患者会自动向大夫深深鞠上一躬。

作者:林 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