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发改委500亿基金力挺装备制造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0:45 南方都市报

  

发改委500亿基金力挺装备制造业

  发改委500亿基金力挺装备制造业

  资金主要源于国家开发银行,社会融资为补充

  经过大半年的调研和酝酿,一个规模为500亿元的产业基金正在筹划当中。据悉,该基金将用于解决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债务负担、推动企业重组和自主创新。

  据悉,负责完成该产业基金的政策性课题报告是由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组成。报告提议基金规模为500亿元,近期将交由国务院定夺。

  据一位参与课题报告研究和起草的人士称,根据目前的设想,这项基金的来源将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其余部分以社会融资补充,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基金投放年限为10到12年。

  行业利润率低需政策扶持

  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表示,这是个好事,可以提高国内整个装备制造行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他认为,这也是国家有关部门落实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文件以及2006年5月国务院在西安召开贯彻落实“振兴文件”工作会议的具体措施。

  实际上在去年外资群起并购国内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时候,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与国家开发银行已经成立了专题课题调研。该课题组在去年年中到东北三省以及四川等各省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对产业基金的需求额度。

  天相投资顾问的装备制造业研究员施海仙就表示,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很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是很难解决的。突出表现在一些大型军工企业,盈利能力不乐观,自有资金比例过低,无法大规模投入研发进行自主创新。而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多为大型成套设备,生产周期一般需一到两年,而用户的启动预付金仅有10%~20%,需垫付大量流动资金来购买原材料、配套件等,才能维持生产经营。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李军杰博士也表示,这个行业的利润率总体比较低,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基础性的行业,有制造业之母的说法。为了保证行业的发展,就必须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等扶持。

  产业基金比银行贷款灵活

  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相关产业组副组长梁松曾透露,产业基金的用途主要是增强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经费的连续性和提高研发能力,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企业流通性资金不足,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引导装备制造行业政策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此前国家对于装备制造企业的政策优惠主要是税收方面,如在数控机床这一块实行增值税返还,制造企业为实现国产化进口部分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实行减免进口税,科研费用150%抵扣所得税等,“但是这些税收优惠因涉及到财税政策的调整,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措施最终出台的时间段会比较长”。而因为装备制造企业的负债率较高,一般金融机构都不太愿意给予贷款支持。而产业基金相当于一个软贷款。但与直接向银行贷款的很大不同在于,企业对产业基金使用自主性会更加灵活。

  未来5-10年是最好发展时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隋永滨最近就提出,国家应出台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自我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承担重大装备国产化任务企业优先安排技术改造和政策性资金,优先安排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费用等。

  至于有专家认为政府不应该直接牵头去成立产业基金,而要引进社会资金到装备制造行业中来,施海仙表示,民资在承担社会职能方面不如国有资本,因为社会资金最关心回报率,而国有资本在牵头投入装备制造企业的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则可以加快装备制造企业的股权性质变动,促进投融资环境的改善。她认为,装备制造行业在未来5到10年面临最好的发展时机。

  本报记者陈家林

  ■相关报道

  三种模式急需政策性金融扶持

  专家认为,目前有三种模式急需政策性金融措施扶持或代表国家意志的股权投资主体主动介入:

  一种是民营企业并购国有老装备企业。如2004年新疆特变电工以优势竞标价格成功收购沈阳变压器厂,但由于其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短期商业贷款,面临还款压力,后来国家开发银行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了债务结构。

  另外两种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整合以及按组建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联盟,需要股权投资。三一重工的向文波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给公司5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用于重点研发项目的投入和增加流动性资金。陈家林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