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图文]展示品牌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04: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经济成就展在中国举行,吸引了无数中国人。今天,中国国家展在莫斯科举行,中国的经济成就全方位地展现在俄罗斯朋友面前。

  

[图文]展示品牌中国

  特别关注

  

[图文]展示品牌中国

  在2007年莫斯科中国国家展上,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向与会嘉宾介绍并演示了联想自主创新的闪联技术、超级计算机以及加固型笔记本电脑。

  3月27日,作为俄罗斯中国年的重头活动,为期4天的中国国家展在莫斯科克洛库斯展览中心2号馆举行。本次展会总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展会主题是“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旨在推动中国优秀的企业和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成为两国企业加强联系、扩大全方位合作的大舞台。展览分为综合展区、部委展区、地方展区、知名品牌展区和服务贸易展区五大部分。

  知名品牌展区共计186家企业参展,既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五矿、华能、中远、一汽等国有大型企业,又包括海尔、中兴、华为、宇通等知名品牌企业。

  据统计,展览期间签约协议总金额达49亿多美元,涉及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纺织品等产品。其中,宇通集团在展会期间就与俄罗斯方面签署了价值1000万美元,高达500台的客车出口合同。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200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到33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5%。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俄罗斯投资项目总数达736个,累计投资额达9.35亿美元,涉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服务等领域。

  据统计,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产品以纺织和轻工产品为主,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我国服装及家电产品一直很受俄方青睐,2006年,我国对俄服装出口达39.8亿美元,占对俄全部出口的25.1%;机电产品出口56亿美元,增长7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亿美元,增长51.7%,占对俄出口额的13%。

  此次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国家展是中国以国家名义在境外举办的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展览,它将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明,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展示中俄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俄罗斯媒体评价,这次展览在俄罗斯刮起了一股中国旋风——改变了很多俄罗斯人脑海中对中国,特别是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固有印象,“展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

  中国品牌在俄罗斯

  在此次中国国家展中,共有来自能源资源、汽车及配件、机械制造、建材、电子家电、纺织服装、家居日用品及礼品、农产品和食品等八大类30多个行业的186个中国企业参展。可以说,此次展览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专家张忠华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企业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把很多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卖到了俄罗斯,当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大赚了一笔。但是,这些企业在获得短期收益的同时,也给中国产品打上了一个劣质烙印,很多俄罗斯人一提到中国货,想到的只是暖壶和衣服。这个烙印直到今天还对中国企业有负面影响。

  “好在近几年来,以TCL、华为、海尔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加大了对俄罗斯市场的开发力度。这些企业的优秀表现逐步扭转了中国产品在俄罗斯质次价低的印象。”张忠华如是说。

  据TCL俄罗斯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延光介绍,TCL最初进入俄罗斯市场时,因为中国产品口碑欠佳,只能采取贴牌销售的方法。经过几年努力,TCL感觉到用自主品牌销售的时机成熟后,于2002年底成立了俄罗斯有限公司。

  目前,TCL已经跻身俄罗斯家电销售前十强,年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廖延光认为,中国企业要开拓俄罗斯市场,质量是第一位的。“有了质量,中国产品在俄罗斯才有地位!”

  华为和TCL一样。在进军俄罗斯市场初期,俄罗斯人根本不知道华为这个品牌,更不相信中国企业可以生产出世界顶尖的通讯产品。据说,华为在俄罗斯市场卖出的第一件商品是一个价值37美元的元器件。

  好在华为并没有放弃。从2001年开始,华为公司在俄罗斯的投入开始出现回报,公司业绩直线上升。目前,论市场份额,华为已排到了第三位。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华为在俄罗斯已经成了一个知名品牌,不仅产品质量可靠、价格便宜,而且服务到位,得到了俄罗斯电信运营商的肯定。

  在此次中国国家展中,海尔作为惟一的既出现在综合展馆又出现在品牌展馆的家电品牌,大出风头。据悉,就在展览开幕之日,海尔在莫斯科还举行了“海尔俄罗斯牵手奥运”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俄联邦体育部网球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邀请世界网坛巨星俄罗斯女子网球选手米斯金娜作为海尔在俄罗斯的品牌代言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海尔在俄罗斯不仅要销售产品,而且还要树立起海尔的品牌。“让海尔成为俄罗斯人民喜欢的品牌!”

  巨大机遇下的市场运作

  张忠华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俄罗斯的确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首先,俄罗斯有着非常强劲的购买能力和旺盛的购买需求,这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目前是中俄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最好的时期。“两国政府都在积极促进经贸合作,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机遇。”

  记者注意到,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也向媒体透露,扩大中俄经贸合作的着力点之一就是鼓励双方大企业参与经贸合作。他还表示,在中俄两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一定会取得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两国领导人提出的2010年双边贸易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2020年中国对俄投资120亿美元的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既然市场广阔,机会难得,那么,中国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还应该注意什么?在张忠华看来,有6个问题必须要注意:

  一要做好市场调查、人才和资金的准备。切忌头脑发热,鲁莽行事。张忠华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中国企业盲目进入俄罗斯市场,最终铩羽而归。比如,某方便面企业采用带有“龙”字的商标进入俄罗斯市场,殊不知,在俄罗斯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他还建议,如果在俄罗斯设厂,最好多用本地员工。

  二要谨慎选择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模式。首先要搞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切忌好大喜功,啥都想做。张忠华认为,目前,零售业等一些回报率高的行业已经被先前进入的跨国集团占据,如果要进入这些行业,投入必然很高。如果没有好的战略投资眼光,很容易血本无归。

  三要选择和俄罗斯相关企业合作,最好不要单打独斗。张忠华提醒,俄罗斯政治经济环境比较复杂,最好选择一个合作者,大家共同把“蛋糕”做大。

  四要不断改善质量。张忠华通过观察发现,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产品的固有印象尚未完全消除,如果再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彻底失去信任,不仅自己断了后路,还会连累其他企业。

  五要注意宣传。由于俄罗斯媒体都是私人所有,政府控制力量有限,再加上长期以来俄罗斯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报道并不多,正面报道更少。因此中国企业要注意宣传工作,以此塑造良好形象。另外,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广告投放也很少,这也造成了市场宣传力度不够。

  六要考虑企业实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俄罗斯各行业中,收益最大的都是大型跨国企业,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进入门槛。如果企业实力有限,失败的几率会比较高。

  如果说,当年的“倒爷”是在俄罗斯赚快钱,那么,如今的中国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则是为了赚大钱,赚长钱。中国企业将用自己的品牌和努力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重新定义。

作者:彭 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