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旅游热的理论误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认清旅游业复杂性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取决于相关行业发展的程度,可持续的旅游业是不可能独立发展的,那种旅游业超前发展战略是难于实现的。而旅游业被不恰当地炒作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万能产业”。这种覆盖全国的“旅游主导(支柱)产业热”,理论上是不科学的、非理性的,实践上看是有害的。

  ■师守祥

  《旅游学刊》2003年1期载文,到2001年我国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以不同的形式提出将旅游业列为其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其下属地、市、县效仿,多将旅游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产业。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提出要建设旅游大省,出现了全国性的政府强力抓旅游的局面。

  旅游是一个典型的公众广泛参与的时尚活动,旅游经济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在旅游理论界、管理部门有关“旅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旅游业是无烟产业”等一系列不实言论的误导和鼓动舞下,加之媒体不甚其解,断章取义地报道,旅游业被不恰当地炒作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万能产业”。这种覆盖全国的“旅游主导(支柱)产业热”,理论上是不科学的、非理性的,实践上看是有害的。

  一、旅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

  在我国,旅游学界、教育界和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把旅游业描述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进行宣传,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在西方文献中,旅游业因涉及部门多、参与人数众而被描述为世界最大的行业,但这一表述引入我国时,概念发生了变化,成了“世界最大的产业”。产业与行业虽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很不一样。之所以产生这种“误用”,从客观上讲是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基本概念体系尚未达成共识;从主观上看有故意扩大以引起重视之嫌。国内旅游学著作称“1992年,国际旅游业以年流量5亿人次,年消费量3000亿美元,就业人数1.2亿的规模,正式宣告旅游业超过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传统的巨大工业,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产业,至今没有易位”。这几项内容没有可比性先不说,就其数据而言,也不能证明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年流量5亿人次肯定小于交通运输业,就业人数1.2亿的规模肯定小于农业,年消费量3000亿美元相对于

能源、制造等更不算大,即便是第三产业内部,也还是低于餐饮、信息等行业,旅游业不可能是世界第一大产业。

  我国长期以来用以描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指标是“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百分比”。略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两概念含义不同,GDP属于增加值,而总收入包含了中间投入的重复计算,相比是夸大了的,两者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能进行百分比计算。我国旅游收入统计不仅存在组成部门之间的重复,也存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重复计算。事实上,由于旅游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产业,不是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是有关部门与行业的边缘组合,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中没有列表。旅游经济分析缺乏计量理论与方法,故国内旅游活动的货币信息和收支数据,从理论上讲是“不可测量”的。我国专业统计机构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不仅国家和地方的统计年鉴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旅游部门编制的旅游年鉴也是以游客人数和人口社会学指标为主,货币信息数据很少。由于旅游业增加值难以计算,旅游统计只是抽样调查数据,且使用“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模糊说法,但媒体、公众和管理人员并不深究其中的差异,引起了误导。

  二、旅游业的强关联带动作用

  旅游业被看作是一个强关联性的产业,具有“一业旺、百业兴”的带动作用。旅游学者们借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模型”,进行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研究,我国通行的提法是旅游业的乘数效应是1:5。也就是说,旅游业每增加“1元”的直接投资或消费,可为全社会带来“5元”的间接收入。事实上是研究者把旅游业的复杂性与关联性混淆了,复杂性是指内部组成及结构,而关联性是对外部的影响。旅游业是终极服务业,是由众多相关部门组成的“产业联合体”,具有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因旅游业几乎不存在为哪个部门提供装备和生产资料的功能,外部影响力较弱,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很难体现。相比之下,几乎没有哪个部门不为旅游业提供“生产资料”。换句话说,旅游业的发展总是要依赖其它产业的发展。旅游学界把两者相互影响的逻辑倒置是不对的,譬如

青藏铁路的开通推动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但我们不能说是旅游业推动了青藏铁路的建设。

  认清旅游业复杂性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取决于相关行业发展的程度,可持续的旅游业是不可能独立发展的,那种旅游业超前发展战略是难于实现的。广州、深圳的旅游资源并不突出,但凭借发达的经济水平,使其的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居全国前列便是例证。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经济落后也是同理。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我国就知道通过发展旅游缩小东西部差距,通过旅游进行区域扶贫开发是不现实的。落后地区要放弃“旅游业超前发展”、“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思想,要少搞“旅游形象工程”和“注意力经济”。

  三、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

  看待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性质,既要因地制宜,也要有历史观。因地制宜是说不同的国家、地区旅游业投入产出比是不同的,一般来讲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水平高,旅游服务的附加值高,相应地产出效益高;而欠发达地区道路、宾馆、游乐设施等都需新增投资,投资规模很大,同时这类地区远离客源地,市场规模小,见效慢、效益底下。历史地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旅游目的地是条件较好的城市和传统风景名胜区,景区景点只要政策容许,不需大量新增投资就可开门营业搞旅游,游客又以消费能力强的外国人、港澳台同胞为主,这一时期基本称得上是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现在旅游开发的时空背景不同了,我国投资上亿、数十亿的旅游开发项目已属常态,投资过百亿的旅游项目也时有所闻,旅游业正在成为高投入的产业。但旅游业的效益也因重复投资严重、过度竞争而下降。还有一点是长期被忽略的,旅游业的开发对象多是国有资源,它的资源价值消耗、环境占用没有纳入成本进行核算,低估了实际成本,高测了产业利润。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从西方发达国家文献中引进的,加之当时我国发展旅游的是北京、西安、杭州、桂林等地,这一说法被认可,延续到现在已不合适了。

  四、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可持续产业”

  旅游发展之初,相对于工业的高污染,一度被称为“无烟产业”、“生态产业”。现在看来这一认识是片面的。旅游是一种以游客大量流动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时间的集中和空间的聚集会引起很大的环境压力。旅游业是经济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与生态问题。国际上,旅游的环境影响始终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也是管理部门最关心的问题。2004年的印度洋

海啸,30万人失去了生命,事后环境专家调查认为过度砍伐沿海红树林,修建度假村、水产养殖是主要原因。在我国因旅游开发破坏文物、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报道常现媒体的现实面前,决策者、开发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枉顾环境,有些学者也人云亦云大谈特谈“无烟产业”、“可持续产业”误导实属不该。

  (作者系青岛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