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标普:以资产证券化缩减流动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单羽青北京报道流动性过剩是当下中国金融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刚刚公布的标准普尔金融观察指出,在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银行大规模地推行资产证券化,将其资产卖给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金,对流动性将有大幅度的缩减效应,会对当前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比较大的帮助。

  面对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政府的应对措施主要为货币政策,文章认为其效果非常有限。通常制约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提高利率是主要手段。但中国目前的流动性相当大部分是贸易顺差和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引发的,升息不仅无助于减少这部分流动性,甚至会造成套利热钱的进一步涌入。

  存款准备金率原是央行手中用于收缩货币供应量的“重磅武器”,近一段时间的密集调整显示出这一手段的乏力与无奈。提升0.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仅能冻结1600亿元的资金,相对34.56万亿的M2,无异于杯水车薪。

  发行央行票据是多年来央行对冲

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货币投放的主要措施,现已积累至相当的规模。发行票据有借就有还,今年一季度将有将近1万亿元人民币的央行票据到期,全年则将有近2.67万亿元人民币的央行票据到期,公开市场操作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民币升值可以缩减中国的贸易顺差。但出口和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政府对任何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措施都会很谨慎。人民币正处于缓慢的升值通道中,这也是政府希望保持的状态,以尽可能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冲击。

  金融资产价格的飙升反映了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金融资产,既是因为流动性过剩,也说明了金融资产供给过少。因此近期股市的大规模扩容也可看作是从供给角度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

  文章称,在扩大金融资产供给方面,另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资产证券化有吸纳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功效。有一种看法认为,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作用是出售信贷资产,增加银行流动性,而流动性已如此过剩,因此没有必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这种观点错误理解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整体的影响效应。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就是所谓的脱媒(disintermediation)。与股市扩容带来的脱媒效应不同,开展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脱媒效应有其独特的优点。

  首先,与发行

股票和企业债券相比,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脱媒效应更为强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的作用是让需要资金的企业,不用再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融资,实际是限制了银行贷款的增长,其功能是通过限制存款—贷款循环,而限制进一步的货币创造,也就是防止流动性的进一步增长,但对已有的货币供应量不构成影响。但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银行出售的是自己的信贷资产,可以看作是存款—贷款货币创造循环的逆循环,对已有的货币供应量也会产生缩减作用。

  其次,资产证券化产品属于固定收益证券,开展证券化符合发展债券市场的需要。发展债券市场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第三,开展资产证券化能够兼顾银行利益。银行间接融资比重过大造成一个困境,一方面直接融资比重过小,金融资产供给不足造成价格飙升,同时银行过分依赖存贷利差收入;但另一方面银行缺乏足够动力削弱这种垄断地位,银行上市,对业绩的追求使其不仅不会改变现状,反而更加严重地倚赖利差收入,放贷意愿更加强烈。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削减银行放贷带来的货币创造,还可以帮助银行开拓多种收入来源(如证券化资产的发放费、交易服务费),优化银行收入结构,推动银行摆脱盈利来源单一的困境,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