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企要抓紧学习应对反补贴办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3:34 浙江日报
一个比反倾销更可怕的贸易“大棒”,重重砸向了浙江企业。3月3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初裁:对中国出口铜版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并决定对中国实施反补贴法。 反补贴“潘多拉匣子”打开 “浙江企业涉及产品约1000万元,看起来金额不多,但美方这次裁决的影响非常大。”今天下午,当记者就此致电WTO浙江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张汉东时,他告诉记者,这次裁决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打破了数十年来美国不向非市场经济体享受补贴的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政策。 事实上,此次美方政策的重大转变,之前已有迹可循。今年2月2日,美国就我国的出口补贴条款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申诉涉及的行业包括钢铁、木材、纸业、信息技术产品、服装等。而欧盟、日本、澳大利亚随即也作为第三方参加了磋商。 政府、企业对此都还是“生手” “反补贴比反倾销更严重。”在评估反补贴的“破坏力”时,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一位负责人说。据他介绍,反补贴被调查的主体是政府行为,不仅针对政府的出口补贴,还针对生产补贴。与反倾销只调查个别企业不同,反补贴涉及整个行业,而且只要一个案件成立,证据就会被用到其他产品中。 张汉东告诉记者,与应对反倾销不同,在应对反补贴上,我省相关政府部门、企业都还是“生手”。 如何尽快进入“状态”?不久前刚刚成功应对加拿大反补贴调查的温州天力管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知春的经验是:勤能补拙,“开始也一头雾水,但我们知难而进,初裁失利后,继续应诉,最终在终裁中获得零税率。”而在加方的实地核查中,乐清市政府也全力以赴,15个职能部门按加方要求分成四批,逐条逐项接受了对方细致、专业的核查。 在张汉东看来,反补贴涉及部门多,不同级别、不同部门在应对中的分工不同,认识也不尽一致,因此应抓紧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应对机制,使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合力。记者从省外经贸厅也了解到,目前该厅正在制订应对反补贴的办法。 (本报杭州4月1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