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象山港产卵马鲛鱼遭“围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3:34 浙江日报

  本报宁波4月1日电(记者 李月红) 清明前后,是一年之中带卵马鲛鱼洄游江河产卵时节。由于此时的马鲛鱼味道最为鲜美,被沿海一带的人称为“串乌”,是最受美食爱好者追捧的“鱼中极品”。

  今天中午,记者在鄞州横山码头的一个收购点里,终于见识了这一被称为“串乌”的港内马鲛鱼。从外型上观察,其与普通马鲛鱼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串乌”通体泛着诱人的绿色光泽,且条重都在一公斤以上。

  “160元1公斤!”就在记者惊讶鱼价“吓人”之际,一位买主已挑选好了10条马鲛鱼,驾车而去。

  在离该收购点不远的轮渡码头边,密密麻麻靠泊着十多艘流刺网作业渔船。

  中午时分,记者搭乘一艘渔政艇在象山港中部海域巡查时看到,海面上到处漂浮着一只只白色的浮子,而一艘艘长约10米左右的流刺网作业渔船,穿梭其间,或布网、或起网,忙碌不停。船主告诉记者,渔船作业时投入海中的刺网,由三四百张长约百米、高约二三米的小刺网连接而成,采用的是“守株待兔”的方式。一艘船能在港内迎着潮流布下长达3000米至6000米的网阵,而成千上万个网眼犹如一张张潜伏在海水中的大嘴,随时等待着进入象山港内产卵马鲛鱼的“自投罗网”。

  据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资深水产专家介绍,适当捕捞一些带卵马鲛鱼,不会对这一鱼种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和破坏,但这样大规模无休止的捕捞,则必然会对马鲛鱼资源产生破坏,因此必须控制捕捞渔船的数量。

  有关人士为此呼吁,鉴于目前在象山港内捕捉马鲛鱼的除流刺网船外,一些蟹笼作业渔船甚至无证船也时常出没,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联合行动,对违规渔船展开严厉打击,以保护渔业资源,消除海上安全隐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