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企诉讼中多次受挫 呼吁欧盟修正反倾销条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 23:31 北京晨报
在欧反倾销诉讼中多次受挫 晨报讯(记者 刘映花) 3月31日,是欧盟贸易救济工具“绿皮书”征求意见的最后期限,在征询程序“关门”前的最后一刻,中欧双方首次就此问题展开了对话。记者注意到,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最不满意并渴望改进的,正是欧盟的《反倾销条例》,这个条例让中国民营企业在发生纠纷时先天就处于劣势。 上周五,中国商务部官员和欧委会贸易救济司司长维尼格在北京会面,同时向欧盟建言的,还有150多名中外律师和中国企业代表。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已经跨越国界自由流动,“因此,欧盟应该正视贸易救济工具中存在的问题。” 欧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与此同时,中欧之间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贸易纠纷。据李玲介绍,2006年,欧盟是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工具最多的WTO成员,其中反倾销案件超过了130起。 在很多中国企业眼中,欧盟现行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在透明化等方面固有的缺陷,成为让中国企业在相关纠纷中“垂头丧气”的主要原因。 去年12月6日,欧盟执委会颁布“绿皮书”,即《变化的全球经济中欧盟贸易救济工具》,并主动邀请中方进行评论,以对欧盟的贸易救济措施进行改革。此举一出,随即被中国商务部和企业视为改善中欧贸易环境的重要契机。 李玲表示,“贸易救济应该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保护落后产业,违背产业发展的规律。”记者了解到,此前,商务部公平局已经在浙江、江苏和福建等地举行了数场“绿皮书”座谈会。 同样急于表达自己意见的,还有中国的民企,矛头直指欧盟《反倾销条例》。参与会面并曾率先对欧盟对华鞋类反倾销提起抗辩的奥康集团行政总监周威认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欧盟《反倾销条例》既规定要审核每一家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又规定了采取抽样调查方式,解释不够明晰,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相当大的漏洞,这让很多民营企业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不过,对于中方的呼声,维尼格尚未给予明确答复。据他透露,截至目前,“绿皮书”已经接到各方近150个反馈意见,但分歧很大,还无法作出一致性结论,而最终的沟通结果也将在明年以“白皮书”形式发布。
【发表评论 】
|